▲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公尺。 (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甘肅報導
莫高窟千年壁畫如何保存?時間嘀嗒流逝,在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下,文物「守護者們」肩上的擔子變得更加沈重。《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日前實際前往甘肅敦煌,探究現代社會下的遺跡傳承和科技保護。
▲第45號特級洞窟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圖/視覺中國)
千年壁畫被破壞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一共有11個朝代、上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不過,莫高窟自20世紀初以來經歷不少劫難,超過4萬件文物流失海外,目前保存完好的洞窟僅剩492個。
最具爭議的當屬國畫大師張大千在1940年代,曾率妻兒門生在莫高窟考察逾2年,期間被指在描摹壁畫時,「先繪最上一層,繪後將其剝去,然後又繪再下一層,漸繪漸剝,冀得各代之畫法」,甚至會題寫自己的名字。
▲ 趙聲良既是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亦是美術史研究者,守護敦煌近40年。(圖/記者蔡儀潔攝)
對此,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受訪表示,最早的敦煌壁畫有4層,先後經歷北魏時期、唐朝、五代十國、宋朝的敷泥補畫,張大千將透明的紙釘在牆上、撕開上層看下層,這些行為「確實造成破壞」。
「有功也有過,人物完人」,趙聲良話鋒一轉稱,要以歷史角度看待張大千的行為,當時其他民眾不瞭解敦煌且科技不發達,而他臨摹壁畫、舉辦展覽、推動成立藝術研究所等舉動,對敦煌藝術的傳播功不可沒。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在莫高窟做早期洞窟分期調查。(圖/視覺中國)
保護進行式
記者實地前往莫高窟,因正值暑期旅遊旺季,來一睹壁畫的民眾大排長龍等入場。在進窟前,工作人員再三強調不允許拿出手機,更不允許拍照。
據悉,入窟之所以不能拍照,主要原因並不是閃光燈,而是旅客逗留時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會導致溫度和濕度升高,加劇壁畫脫落。因此,有網友就打趣道,在莫高窟內「連呼吸都是錯的」。
另外,氣候變遷亦對莫高窟造成嚴重威脅。全球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甘肅大暴雨次數變得更加頻繁,導致洞窟面臨雨水滲透、洪水及土石流風險升高,進而造成壁畫表面鹽分累積與結晶引發剝落,部分甚至有可能在未來一年內消失。
趙聲良表示,風沙、濕度、溫度等的改變都會影響壁畫安全,他亦明顯感受到氣候變化,譬如2、30年前到敦煌時非常乾燥,戈壁灘上寸草不生,但現在發現竟也長出綠草,「我們也很緊張」;目前已建立專門的監測系統,主要觀察濕度變化。
趙聲良指出,為減少溫度、濕度變化,莫高窟會控制每日接待量,最大接待限度是1.8萬人。現階段,莫高窟僅開放8個石窟供民眾網上預約,很多人需要提前半個月訂,若無提前預約則須購買應急門票的話,只能觀看4個窟。
▲敦煌研究院大力推進數位化。(圖/視覺中國)
科技傳承
文物保護需要科學技術,趙聲良表示,近年很多年輕人願意來敦煌做研究,包括化學、物理、地質學、氣象學人才,目前有博士利用奈米技術保護壁畫。
「敦煌學已經是一門國際性學科」,趙聲良指出,疫情前每年都會去國外講課,並與美國、日本、英國等地學者進行交流,還經常有台灣教授帶學生來觀摩,其中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研究得非常好」,雙方亦有合作。
在過去20年間,敦煌研究院還積極推動數位化,透過對文物進行全面的數位化採集、加工和存儲,將獲得的圖像、影片、三維等多種數據和文獻數據匯集起來,構建起一個多元化與智能化相結合的石窟文物數位化資源庫
「將來萬一有不可抗拒的原因令壁畫掉了、沒了,我們可以完完整整把它複製出來」,趙聲良指出,數位化的精度達到原作2倍左右的大小,「我們的願望就是以後限制放開,像敦煌這樣文物寶庫,可以令更多人看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