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國小不到百人 新北教局:不輕易裁併校「推動轉型與混齡教學」 

▲東北角的偏鄉學校共同合作,福連國小的學生會在老師帶領下前往福隆國小上沙雕課程。(圖/記者梁建裕攝)

▲東北角的偏鄉學校共同合作,福連國小的學生會在老師帶領下前往福隆國小上沙雕課。(圖/記者梁建裕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少子化浪潮不但席捲高教,導致私校退場頻傳,也向下延燒到中小學階段。新北市堪稱是國教城鄉差距最大的縣市,有超過千人以上的大校,也有10人以下人的迷你小學,全市215所國小,學生人數百人以下有51校,幾乎佔了四分之一。新北市教育局表示,只要學區有學生在,絕對不會輕易廢校或併校,將持續推動小校轉型與混齡教學,保障偏鄉學生的受教權。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112學年度國小新生入學人數跟去年相較,雖然減少1687人,但每年仍有大量人口移入,整體學生20萬8436人,總人數較去年增加2655人,相較全國少子化趨勢,生源相對穩定,但預估未來新生人數仍逐年遞減,實際入學情形仍需每年持續觀察評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為協助轄內偏鄉小校解決師資與招生困境,教育局已擬訂相關措施,在每年教師甄試增設偏鄉組,推動跨校巡迴專長授課教師及公費合格教師,並從非偏遠地區商借正式教師。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從104學年度起,就針對學生數50人以下的學校進行「小校轉型發展計畫」,105學年度推動「混齡教學計畫」,編印混齡教學相關教材;108學年度成立「貢寮區學校資源整合暨學生學習課程發展中心」,首創「一校就讀、多校共學」的目標,像是福連國小學生會到福隆國小上沙雕課;111學年度全市有61校採自由學區制,讓偏鄉學校透過發展學校特色,爭取都會區學生跨區就學。此外,也鼓勵小校轉型實驗小學,像是石門區的老梅國小從112學年度轉型為老梅實驗小學。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名譽教授吳清山表示,面對少子化威脅,各級學校都要嚴陣以待,但國小通常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面臨少子化的第一步,先朝與鄰近學校合併發展,第二步轉型改實驗學校,不得已才選擇退場。

吳清山進一步指出,依據教育部「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併或停辦準則」,雖然標榜一人都要成班,但此法已經公布5年,這5年教育現場的變化巨大,應該重新檢視法規的適用性,強調認同「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教育主張,但能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空間、完善的教育資源與文化刺激等也很重要。

全國教師總工會理事長侯俊良也說,教育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但應考量能否做到適性學習,有足夠的師資人力,發展出可行的教學方案,畢竟小校個別差異大,教育主管機關應該要以「通案原則、個案處理」來處理偏鄉教育的問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