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兩岸脫鉤是風險 左正東:誰先廢除限制性旅行措施,可得民心

▲▼ 2023 兩岸關係研討會 成都            。(圖/記者任以芳攝)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成都報導

「2023年兩岸關係研討會」今(17)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疫情後全球呈現復甦,兩岸在經濟、社會、人員往來卻呈脫鉤趨,這是一個風險。他呼籲,要讓兩岸走出脫鉤的危險,關鍵是人員的移動,誰率先廢除限制性的旅行措施,誰就能贏得兩岸人民的尊敬信賴,贏得兩岸的民心。

左正東首先指出,全球化逐漸的回溫,兩岸經濟社會互動走到脫鈎的邊緣。他舉例,「逆全球化」短暫在2020年出現,到了2022年全球貿易已經回到疫情前還高10%;人員移動恢復的比較慢,到2020年回到疫情前的63%,甚至到了2023年的第一季,全球的人員移動達到疫情前的80%,全球的國際旅客有2.35億。

反觀兩岸現況?左正東指出,剛好和疫情下的逆全球化呈現相反趨勢,也可稱之為脫節。兩岸的貨品貿易,事實上在疫情第一年上升13%,第二年甚至上升了26%,可是今年迄今兩岸貿易衰退了26%,呈現出「先升後降」。

「兩岸貿易另外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以往兩岸貿易是由投資拉動的,今年好不容易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上升了6%,到7月底為止,依然沒有改變貿易衰退的結構」,左正東表示,「所以說,是否過去這種以投資拉動的貿易,現在也發生了質變,這個還值得我們去觀察。」

左正東進一步說,兩岸之間經濟社會的脫鉤最為顯著、也最讓人憂心的,就是人員的流動。據台灣統計,在疫情前一年,從台灣到大陸工作的人數大約是40萬左右,到了2021年降到16萬人,比過去只有一半都不到,其中特別是年輕階層衰退的最嚴重,大概是15到24歲衰退45%。

左正東表示,此外就是到大陸觀光的台灣旅客,疫情前一年多達404萬人,疫情期間2022年降到16萬人,今年解封之後也上升了。台灣第二大的旅遊目的地就是中國大陸,但是上半年只有40萬人。「相較於台灣旅客赴日本旅遊,今年上半年將近179萬人,兩者規模差距很大。疫情前,台灣民眾赴大陸、日本旅遊的人數,都超過400萬。」

▲▼行李,機場,行李箱。(圖/CFP)

▲左正東呼籲兩岸誰先廢除限制性的措施,就能贏得兩岸民心和尊敬信賴。(圖/CFP)

左正東繼續舉例,大陸民眾到台灣的交流專業,過去一年有9萬人,今年上半年只有800多人,商務交流過去有10萬人,今年上半年還不到1萬人。另外,大陸學生疫情前超過1萬人,現在剩下3000多人。大陸觀光客到台灣目前是0。「兩岸經濟社會脫鈎是非常令人憂心的現象,對兩岸帶來的影響,已經不只是一個風險,而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說,兩岸要追求心靈契合的和平統一。」左正東表示,必然需要創造一個兩岸民眾相互往來、建立起綿密的人際網路,這樣才能讓彼此建立相容的社會和價值。「如果兩岸無法相互往來,想創造和平統一的社會條件,會越來越困難。」

左正東進一步說,「兩岸大陸觀光客、學生在台灣越多,兩岸之間越不可能發生戰爭。反之,兩岸發生戰爭的機會更高,要讓兩岸走出脫鈎的危險,關鍵是人員的移動,一方面是先現在兩岸最大的交流赤字,另外一方面,人員移動也會帶動服務貿易成長,而全球的趨勢都是服務貿易的成長動能,比貨品貿易的動能還要強。」

左正東分析,人員移動其實不是只受到物質誘因的影響,還受到文化、政治認同和其他非物質誘因的影響,「因此要擴大兩岸人民的相互往來,兩岸都應該提供透明穩定和不歧視的法律環境,讓兩岸民眾瞭解來往兩岸應該遵守的規則,就不用害怕參與交流。同時要盡可能的避免法律戰,不要讓法律處在不穩定的情況。另外也不應該造成歧視,因為歧視下的法律無法讓人員往來,帶來民間和解的效果。」

最後,左正東呼籲,兩岸互動應創造正向的行動、帶來正向的循環,改變原本的惡意,如此才能進入善意螺旋,「正向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廢除兩岸在疫情期間所設置的限制性的措施,誰率先廢除限制性的措施,誰就能贏得兩岸人民的尊敬信賴,贏得兩岸的民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