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捶捶學習植物美學與科學 水道博物館運用園區特色培訓志工

▲台南山上水道博物館本周末上午開辦兩梯次的園區志工、環境教育講師及館員的成長培訓課程。(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台南山上水道博物館本周末上午開辦兩梯次的園區志工、環境教育講師及館員的成長培訓課程。(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台南山上水道博物館本周末上午開辦兩梯次的園區志工、環境教育講師及館員的成長培訓課程,將認識植物與DIY手作結合動手敲捶染色,因為每片葉子、花瓣的外觀、紋理、色澤等條件都不同,敲槌力道也因人而異,所以最後完成的T-shirt也都是絕無僅有,僅此一件的獨家限定品。

認識植物的方式不僅止於對照書本圖鑑也用眼睛觀察辨認,本次的水道博物館專業人員成長培訓課程,由吳亮珠老師帶領在園區內實際踏查,以美學及科學為出發點認識植物,揀選採集後,透過創意將採集的葉子、花瓣進行剪裁布局,最後以原始的敲捶方式將植物的顏色、輪廓拓染進T-shirt中完成作品,不僅做到五感並用、多元學習,課程中還能學習到植物染色科學,以及動手做的美感訓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南山上水道博物館本周末上午開辦兩梯次的園區志工、環境教育講師及館員的成長培訓課程。(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水道博物館雖然以日治時期的工業工藝見長位列國定古蹟,但隨著歷史發展而留下的豐富自然資源,如今也是一大特色,因此在這裡除了學習文化、歷史、人文之外,如果能由志工、博物館講師來引導入園民眾親近、了解大自然,也能夠讓整個水道博物館的組成內涵更加飽滿。

▲台南山上水道博物館本周末上午開辦兩梯次的園區志工、環境教育講師及館員的成長培訓課程。(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館方表示,範圍廣大,擁有大片綠林地勢水道博物館的特色與優勢,在20公頃的主園區範圍內,有上百種樹木、草花,但對許多人來說,對植物的印象只有名稱上的差異,因此這次規畫三小時課程,包含了認識園區、認識植物,還能夠動手完成作品,內容豐富且反應熱絡,因此我們也考慮在之後將這個課程常態化,提供入園民眾報名體驗,成為博物館教育服務項目之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