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試所輔導原鄉部落友善飼養雞隻,成功開發多款雞肉與雞蛋產品。(圖/記者楊惠琪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原住民部落具有自然多樣性資源,為協助活化部落閒置農地與促進部落經濟發展,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與專家學者組成「原鄉部落提升雞隻友善飼養輔導團隊」,深入8個原鄉部落建立蛋雞與土雞飼養模式,並開發在地化的雞肉與雞蛋特色產品,有效提升部落居民經濟收入與就業機會。
農業部今(23日)舉行「畜試所攜手原鄉,雞發部落經濟力」記者會,展出多款由原鄉部落研發的雞肉與雞蛋特色產品。畜試所所長黃振芳表示,輔導團隊從4年前開始,選定8個原鄉部落示範點,導入家禽腳環、AI晶片及遠端監控系統,也利用當地特產南瓜及酒粕,建立蛋雞及土雞飼養模式,開發在地化的雞肉及雞蛋特色產品,以及自然農法循環再利用等技術。
畜試所指出,8個示範點包含新竹縣尖石鄉八五山農場、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仁愛鄉曲冰部落、屏東縣牡丹鄉、霧臺鄉大武部落、宜蘭縣南澳鄉南澳村、花蓮縣吉安鄉南華部落及光復鄉香茅草部落等場域。目前已開發出馬告鹽水雞、醬燒巴萊雞翅、南瓜雞蛋、酒粕雞等產品。
畜試所並與雙肩智慧公司、屏東科技大學、中興大學及成功大學等校合作,在屏東縣霧臺鄉大武部落推行「部落AI跑步雞」飼養模式,結合綠色科技及大數據精準管理,掌握飼養環境溫濕度及雞隻健康,以低密度、小規模、友善環境及兼顧動物福利的方式推動山林養雞。
黃振芳說,未來除了繼續輔導示範點,原鄉輔導團隊也將配合原民部落的小規模飼養需求,結合台灣自然農業協會等民間團體的力量,透過各部落間的雞種、品牌及飼養技術共享,以契養合作方式將相關飼養技術或模式擴散至其他原鄉地區,促進部落青年返鄉工作及維持年長者穩定收入,提升原民部落經濟發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