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圖/記者宋良義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今(25日)在臉書發文,指根據日前審計部公布「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中央政府以舉借債務的方式,編列多項特別預算,且截至2022年底為止,政府未償餘額已達5兆6997億餘元,形同每位國民約背負了27.2萬元的國債,對此他表示,自己創業近50年來,都以「定策略、建組織、佈人力、置系統」這12字箴言,進行每一項重大投資或決策,強調要以企業家精神,提出5項解決政府財政困境主張。
郭台銘表示,打開媒體,看到的盡是中央政府對財政紀律不佳的辯解卸責,地方政府高喊不公,學者專家警告憂心,但政黨政客廝殺噴墨,網軍側翼頻帶風向,很少有人看到財政惡化的本質。
郭台銘提到,政府財政惡化的原因,包括民進黨「完全執政、完全傲慢」,立法院淪為行政院的立法局,民進黨完全執政8年,「靠勢」國會多數,浮濫編列特別預算,國會淪為橡皮圖章,完全失去監督制衡的力量;以及,「特別預算」常態化,根據《預算法》83條規定,當發生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或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才能提出「特別預算」,直呼蔡政府根本破壞民主法治精神;最後,則是民進黨政府透過編特別預算規避《公共債務法》債務上限,7年花光曾孫的錢,棄守財政紀律,戕害世代正義。
郭台銘說,以他的核心價值,對國家財政的5項主張是,第一,政府重大政策與預算,都應將「永續、穩健、正義」列為評估與考核項目;第二,修正《預算法》關於特別預算相關規範,明確適用範圍;第三,納入財政紀律與經濟評估,彈性調整(限縮)舉債額度上限,捍衛世代正義,嚴守財政紀律;第四,一定金額以上「特別預算」,立院應採「更高門檻」;第五,強化監察與審計功能,有缺失就該移送監院與檢調。
郭台銘強調,民主政治中的「定期改選」與「換人(黨)執政」,核心精神就是避免「絕對權力造成絕對腐化」。但讓他遺憾的是,過去二十多年,政治上的黨同伐異、分贓政治、財政惡化、正義凋蔽,並沒有因為三次政黨輪替而有絲毫的改變。
郭台銘認為,繼續在舊思維、舊框架、舊政客之間,選一個「比較不爛的蘋果」,台灣的未來只會繼續向下沉淪,然而,以企業家的精神,嚴守發展永續、財政穩健、世代正義,才是根本解決台灣「財政黑洞」的困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