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會稱台「獨立國家」 他點關鍵時機:逼著中國強迫背書

▲▼英國國會大廈,西敏寺(palace of westminster)。(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英國國會大廈。(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本周訪問中國之際,英國議會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將台灣稱為「獨立國家」。民進黨立委林俊憲31日表示,1949年第一個改承認中共的西方國家就是英國,無論正面負面,英國對兩岸問題在國際關係上的「一錘定音」扮演關鍵角色,現在又開第一槍,「會不會又嗅到了什麼不尋常的風向?」

林俊憲表示,英國一向是國際關係中引領趨勢的先行者。英國國會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堪稱前所未有之舉,而且最有趣的是,這個表態還是在英國外相訪中的前一天發出,這不是在逼著中國強迫背書嗎?英國身為老牌強權,實在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外交手腕。

林俊憲指出,英國的外交政策總是率世界之先,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時,第一個改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就是英國,看準國民黨不可能「反攻大陸」,第一個跳船,但奇怪的是承認歸承認,英國直到1972年才正式與中國建交,中間22年到底雙方哪裡談不攏?其實核心矛盾正是台灣的主權地位問題。

林俊憲表示,英國在二戰結束以後,將台灣視為主權地位未定的地區,把國民黨政權視為盟軍代管政府,在進一步簽訂和約確認主權前不應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這個觀點在後來解密的許多備忘錄中都有提及。在中英建交議題上,重視規則的英國自然不可能為了建交就隨意承認台灣主權屬於中國,這是違反國際法的,為此僵持22年。

林俊憲解釋,後來在1972年的中英建交公報上,英國再次率世界之先,使用”acknowledges”這個字眼來描述對一中原則的立場,既可以翻譯為「認知」又可以翻譯為「承認」,藉此避開直接認同中國立場的爭議,甚至連美國日後也是沿用英國模式來處理對中關係和對台灣主權的立場,大部分西方國家都是如此。

林俊憲表示,無論正面負面,英國半世紀以來確實對兩岸問題在國際關係上的「一錘定音」扮演關鍵角色,建立起沿用至今的互動模式。現在又開第一槍,拋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為中華民國」的論述,「會不會成為未來幾十年的新國際趨勢呢?或是英國又嗅到了什麼不尋常的風向、再次洞燭機先?我們接著看下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