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桃園獨特的水文化。(圖/新聞處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在桃園舉行,主展館之一「臺灣館」邀集北中南東14個縣市一同參與展覽。其中,臺灣館臺三線區域桃園市展區,由今(112)年剛奪下倫敦雙年展最佳設計獎的偶然設計團隊規劃策展,以「客家無限之詩」為策展主題,展覽內容以水、陂塘與文學為主要元素,融合桃園具有獨特的陂塘文化。
臺灣館臺三線區域桃園市展區以富有詩意的方式將先民的智慧和文學詩詞相融合,從再現陂塘地景,並深入探索文學之美,最後進行沉浸式互動體驗,邀請民眾共同書寫多樣的客家文化,這種互動就像水體循環一樣,不斷地創造出無限的生生不息,使客家文化在當代得以煥發出全新的意義。
又,桃園市展區的「互動陂塘區」更打造一個真實水池,配合科技藝術投影手法,成為亮眼的陂塘空間裝置藝術「文詞之流」,參觀的民眾可以運用手機,與陂塘空間裝置進行即時互動,參與桃園詩詞與陂塘的互動體驗,一起書寫集體創作。
▲邀民眾以手機參與桃園詩詞、陂塘的互動體驗。(圖/新聞處提供)
只要運用手機掃描展場的QRcode,進入詞語介面,選擇喜歡的語句組成客家詩詞,文字就會匯流到陂塘成為一個畫面,幻化為「文詞之流」,讓民眾在現場擁有共同書寫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互動陂塘區」打造夢幻水池。▼掃描QRcode可以現場體驗共同書寫的沉浸式互動。(圖/新聞處提供)
除了「互動陂塘區」外,展示內容更分為「桃園與水」、「水與生活」、「水的信仰」、「水與文學」四個區塊,其中「桃園與水」介紹桃園獨特的地理環境,包括河川襲奪、紅土特性等所形成的特殊人工陂塘地景及客家農村,延伸出陂塘的構築、生態與興衰。
「水與生活」述說陂塘與農村聚落生活的緊密連結,如農耕灌溉、生活飲用水、澇陂活動等,以及「半漁半農」的濱海客家聚落所產生的獨特討海方式,如牽罟、石滬地景,以及這些聚落的過去與現在的差異寫照,及所延伸出的濱海休閒觀光風貌。
「水的信仰」則是介紹聚落中的三界爺信仰中心、八本簿平安戲等水利祭祀活動,以及水與聚落的劃分關係,並敘述傳統信仰與當代的融合創新活動。此外,「水與文學」更以文學作品呈現地景中的水、聚落生活、信仰,訴說客家文學的影響力。
▲介紹石滬地景。(圖/新聞處提供)
桃園獨特的水文景觀是開墾初期無法蓄水灌溉的解答,客家先民以陂塘留下雨水,一口口的人造水池滋養出無數客庄聚落,在60年代時期於石門水庫落成前,陂塘曾高達8,845個,因此有「千塘鄉」之美名。曾經稀缺的水資源卻讓這座城市依水而生,含括生活、社會文化、文學思想,這三個層次疊加建構出桃園客家文化的整合與認同,以水為引與城市一起翻轉,帶領桃園逐漸成長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至10月15日在桃園盛大舉行,分別規劃世界館及臺灣館2大主展館,還有8大副展館、17個衛星展館;其中臺灣館位在中壢青埔區內,週一至週四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7點,週五至週日則是從上午10點開放至晚上9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