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陸商務部今年4月立案進行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的「貿易壁壘調查」。(圖/CFP)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8月17日,中國大陸商務部以4月份啟動的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初步認定台灣違反了WTO規定,决定針對ECFA清單中的聚碳酸酯課徵臨時反傾銷稅,外界普遍認為這是ECFA中止的前奏。
8月23日,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公開發言ECFA是兩岸貿易的重要平台,經過多年努力才有的成績,不管是取消或者終止都非常可惜。
9月1日,大陸外交部宣布,應東協輪值主席國印尼的邀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9月5日至8日出席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據了解,李強將參與的會議包含了第26次中國─東盟(十加一)領導人會議、第26次東盟與中日韓(十加三)領導人會議,以及第18屆東亞峰會(EAS)。
面對全球區域整合逐漸到位,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卻漸行漸遠,加上台灣出口的連11個月負成長,台灣在產業發展方面開始面臨嚴峻的考驗,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些戰略來因應與準備?
▲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出席第18屆東亞峰會。(圖/路透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全球化退位 台灣首當其衝!
8月21日,我們看見中國大陸宣布,截獲有害的生物大洋臀紋粉蚧,所以決定暫停台灣芒果的輸入。而不過是一個星期前,對岸也才剛對台灣列入ECFA早收清單實施了臨時的反傾銷措施,這兩個事件開始引發台灣業界對ECFA可能會被陸方中止而擔憂。雖然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馬上指出大陸官方和媒體從未說要中止ECFA,但我感覺在兩岸關係持續惡化之下,貿易遭遇愈來愈多的藉機杯葛在所難免,特別是在RCEP已經啟動,兩岸都申請加入CPTPP之際,所有的一舉一動都應該嚴肅對待。
芒果、聚碳酸酯、ECFA乍看之下都是獨立的事件,但事實上,疫情後的這個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全球政經發展的熱鬧層出不窮,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的出台產業補貼、一個產業接著一個產業的出現撕裂搶奪、一個企業接著一個企業的受制友岸外包。在台灣,我們看見郭董為了他的總統夢四處造勢;但在全球範圍,我們看見的卻是富士康工廠的四處騰挪。光是今年,富士康就在印度、墨西哥、泰國和越南都有了擴建工廠的計畫提出。 當然,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沒閒著,美國、日本、德國的建廠一刻也不得閒。
▲ 大陸國台辦8月21日宣布從台灣輸入大陸的芒果中檢測到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海關總署決定暫停台灣芒果輸入。(圖/記者楊惠琪攝)
表面看起來,這是美國決策者一手促成的,在川普和拜登的接棒執政下,白宮實施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給的關稅、規則和補貼的手段,甚至隱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供應量重組旋風,全球化退位、地緣政治緊張既然就是一個既定現實,那跨國企業的2023年註定很慘,而依賴全球化崛起的台灣產業更是首當其衝,面對變來變去的各國政策及競爭者壓力下,台灣產業確實到了需要重新定位找到國際化突破的關鍵時刻。
打進世界盃 著力之處有三
全球化孕育出來的台灣產業怎麼辦?我們難道只能任人宰割坐以待斃?不,我不覺得。山不轉路轉,大國競賽中,很難找到像台灣產業一樣,既擁有兵家必爭的半導體科技底蘊,又是全球跨國品牌不可缺的供應量環節,更重要的是,這麼一個無害,而且懂得成人之美的台灣產業特色,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台灣雖小,也無力改變地緣政治的複雜,但也許正是因為台灣的短小精幹,更能讓我們在中美之間找到迴旋槓桿的空間。
▲ 台灣的短小精幹,更能讓我們在中美之間找到迴旋槓桿的空間。(示意圖/路透)
保護主義與供應鏈重組的政治現實已經不會回頭,台灣企業或許在國際舞台上 We’re nothing,但在產業上,We can be anything,2023年絕對是未來十年全球產業佈局的關鍵一年,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躊躇不前而停止轉動。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台灣產業必須大破大立的發揮海洋國家優勢:「上善若水、有容乃大、跨出台灣。」
現階段,應該,而且必須著力之處有三:首先,應該慎選產業,重點突破。台灣的產業底蘊需要針對性的打磨擦亮,照顧產業發展無可厚非,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擬定戰略、重點聚焦變得更加重要。另外,產官學必須聯合作為,槓桿擴大實施綜效。不能分工協作,就推不出整體方案,部會協調將只能停在紙上作業。最後也最重要的是,怎麼組台灣隊打世界盃?台灣產業多以代工為主,但產業鏈完整,隱形冠軍不少,政府必須推動以大帶小,加速護國群山的養成。不能聚焦產業、無法整合資源,就很難有產業鏈的轉型升級;無法轉型升級,在現在這個全球產業鏈重組的萬重關中,將很難過關斬將破局而出。
▲ 台灣產業多以代工為主,但產業鏈完整,隱形冠軍不少。(圖/記者林敬旻攝)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