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龜擱淺恆春死因曝! 誤吞4m魚線「消化道扭轉」無法進食虛弱亡

記者吳奕靖、陳宏瑞、劉人豪/高雄報導

7月4日下午3點,屏東縣萬里桐海域潮間帶,有民眾發現擱淺活體革龜,民眾立刻通報海巡人員,並會海巡人員合力將牠抬到海生館治療,但仍於5日上午6點53分不幸死亡,經解剖後發現,死亡革龜胃內無食物,腸道內有2條總長達425公分的魚線,造成下消化道打摺、扭轉無法正常蠕動,推測革龜為誤食魚線,導致消化道病變,多日無法進食而虛弱死亡。

▲圖1.112年7月4日於墾丁萬里桐潮間帶擱淺革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郭筱清提供)。(圖/海保署提供)

▲2023年7月4日於墾丁萬里桐潮間帶擱淺革龜。(圖/海保署提供)

▲圖2.X光拍攝腸道有金屬物,經確認為轉接環(如圖上黃色圈)。(圖/海保署提供)

▲X光拍攝腸道有金屬物,經確認為轉接環(如圖上黃色圈)。(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表示,這隻革龜背甲曲線長115.5公分、體重130公斤,經解剖從性腺判斷為未成熟的公革龜。解剖時發現從食道到胃都未發現任何食物,但消化道有不正常扭曲現象,經X光照射,發現在接近消化道末端有金屬物質。

革龜體內有一魚線由胃至大腸貫穿腸道 (腸道總長度666公分),經量測魚線有兩段,共計425公分,魚線已存在一段時間,隨著腸胃蠕動而嵌入腸道黏膜面,導致腸道黏膜面潮紅出血和水腫,無法消化吸收,長期未進食,體內多處脂肪漿液性萎縮。

▲圖3.革龜體內的魚線及轉接環(金屬物質)。(圖/海保署提供)

▲革龜體內的魚線及轉接環(金屬物質)。(圖/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提醒,漁民作業或民眾進行垂釣活動時,應將魚線收妥不隨意丟棄,廢棄魚線可能因附著生物,容易導致海龜誤食,對海龜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且當海龜死亡屍體腐敗後,魚線仍然會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傷害。

▲圖1.112年7月4日於墾丁萬里桐潮間帶擱淺革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郭筱清提供)。(圖/海保署提供)

▲魚線有兩段,共計425公分。(圖/海保署提供,下同)

海保署呼籲,若民眾發現擱淺或需要救援的海龜,應趕快撥打海巡「118」專線或通知所在縣市海洋保育主管單位,儘可能提供詳細發現地點、時間及描述動物狀況,才能讓海保救援網MARN專業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前往救援,協助海龜更有機會平安健康重回大海。另外,也可參照海保署出版的海洋野生動物互動指南-「釣到海龜怎麼辦」摺頁,歡迎民眾下載使用。

▲圖1.112年7月4日於墾丁萬里桐潮間帶擱淺革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郭筱清提供)。(圖/海保署提供)

▲圖1.112年7月4日於墾丁萬里桐潮間帶擱淺革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郭筱清提供)。(圖/海保署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