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14)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聚焦對台21條《意見》進行解說,以福建先行試點,全面擴大台灣民眾赴陸發展條件。為了拉近台灣民眾注意,今日出席大陸官方聚焦「閩台親」氛圍,不只講閩南語,誇讚台灣青年能吃苦,但如何實施的規則與細節,未有進一步說明。
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和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答記者問。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說明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意見》 。(圖/記者任以芳攝)
潘賢掌首先解釋《意見》背景和重要意義,主要落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目標從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戰略高度,以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先試,研究制定這份《意見》。」
談到現有對台舉措情況,潘賢掌強調,「落實惠台利民方面邁出更大步伐。」《意見》充分吸收已實施的有效的政策措施,立足福建推出更大力度、更開放的同等待遇政策。例如,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的意見;擴大直接採認台灣職業資格範圍;為台灣農漁民在用地、融資、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支持金門、馬祖居民在廈門、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試點允許台灣業者在閩投資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公司。
▲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圖/記者任以芳攝)
談及促進閩台社會人文交流、青年交流交往等有哪些計畫?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指出,一是擴大閩台社會人文交流,二是推動閩台青少年交流交往、三是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
羅東川解釋,閩台有280對同名同宗村,台灣有2000多座供奉媽祖、開漳聖王、保生大帝、關帝等民間信仰宮廟的祖廟都在福建。未來《意見》將支持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實施閩台歷史展示溯源工程、閩台族譜對接民間信俗交流活動,並且鼓勵台灣青少年來閩交流,開創各種體育交流賽事,加強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台建設。
他也提及,很欽佩的台灣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常年駐紮在農村,改變落後的面貌。當地村民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當台灣青年聽到鄉音也喊「阿嬤」,非常感動,沒有隔閡感。「這些台灣青年非常能吃苦,也值得大陸青年學習。」
▲對台《意見》實施規範與細則尚未明確 。(圖/記者任以芳攝)
「未來福建是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身為福建泉州人的潘賢掌在發佈會特地講用閩南語,「讓台灣同胞充分感受到『融合有好處、閩台親上親』」。
類似場景出現在昨天大陸國台辦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是福建詔安人,開場白也講一段閩南語,「各位親愛的台灣鄉親序大(意為長輩)、兄弟姊妹,大家早安、大家好!」
大陸官方推出對台21條《意見》,以福建為先行試點,緊抓「閩台」根源,包括國台辦官員也以「閩台親」的氛圍來說明政策,拉近台灣民眾注意。
為了讓台灣民眾徹底「融」進福建,《意見》也前所未有提出,「支持台胞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支持台胞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評各級榮譽和獎項;鼓勵台胞擔任仲裁員、調解員、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檢察聯絡員及司法輔助人員等。」
但上述條件恐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所抵觸,預料台灣方面將有反制措施,例如加強《國安五法》等機制,對於考慮來大陸發展的台灣民眾,造成一定阻赫。另外,《意見》細部措施與實行規範尚未明確,以及兩岸關係不穩定性,未來推行效果有待觀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