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示意圖。(圖/CFP)
文/中央社
作家廖玉蕙近日發文,對國中國文教師要求「一字不差」背誦課文注釋感到不解,引起學界討論。教育部表示,國語文領域強調閱讀策略的應用,除背誦外,也鼓勵多元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辨。
作家廖玉蕙18日在個人臉書發文提到,朋友就讀國中7年級的女兒,被教師要求「一字不差」背誦課文注釋,考試時連同標點符號、字句等都不能寫錯,否則整題不算分。
對此,廖玉蕙感到「駭人聽聞」。她說,詞語詮釋應非常多元,不值得一字不差的背誦;且應容許個人特有的方式與語彙,才能培養創意並開發潛能。何況每個人的資質不同,記憶力較弱的學生,背誦無異酷刑,但無損對辭意的領會。
廖玉蕙的發文在網路上引發討論,許多人認為,背誦注釋仍有一定好處,可從中練習精鍊字句、鍛鍊記憶技巧,就像學英文也從背單字開始。但多數人都認為不須要求到「一字不差」,意思接近即可。
▲學生示意圖。(圖/CFP)
教育部今天以文字回應指出,在國中階段,國語文領域強調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教師會引導學生閱讀多元文本,進而整合跨領域知識、解決問題。
教育部表示,除了運用背誦、記憶的方式,也鼓勵運用「MAPS教學法」、「心智圖」、「六頂帽子教學法」等多模態方式教學。教學素材除課本外,可從學生生活經驗取材,閱讀、欣賞、創作各類各類文本,進而激發創意,培養反省、思辨與批判的能力,讓語文教學符合現代化社會所需。
教育部表示,會持續透過中央輔導團、縣市輔導團和教師社群,提供各校國文教師專業支持,提升國語文教學技巧。教育部建議教師可透過文本理解、分析的方式,讓學生轉化情境及角色,進而增進思辨能力,翻轉傳統教學模式並落實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