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倒塌案「房客拿不出租約」難拿補償 林珍羽批市府冷血麻木

▲▼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由民眾黨黃瀞瑩、林珍羽、陳宥丞及張志豪四位議員首先登場,對台北市長蔣萬安及市府團隊進行質詢。(圖/記者湯興漢攝)

▲林珍羽。(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袁茵/台北報導

基泰建設於7日造成大直鄰近公寓傾斜,其中25戶建築物受到嚴重影響,預計在9月25日進行強拆程序。台北市法務局21日晚間將與25戶召開物品損害賠償說明會,但台北市議員林珍羽批評,發給每戶50萬基本賠償額度沒有跟災民溝通,且竟要房東、房客自行協調比例,然而真正受災的房客拿不出租約,沒有資格請領,痛批「怎樣冷血麻木的設計」。

面對台北市法務局將於21日晚間7時舉辦「倒塌戶50萬元物品損害賠償說明會」,林珍羽21日下午於臉書表示,基泰事件發展至今,大眾視野或許不再關注,但對受災住戶造成的苦痛卻仍在持續,本來應該協助災民善後、協調安置與向基態求償的台北市政府,各單位卻各行其是,欠缺橫向聯繫,「不但不能幫助災民解決問題,反而帶給災民更多困擾!」

林珍羽指出,市政府拿出的協調方案,每戶基本有50萬的賠償,超過部分再依實際損失價值補償,但問題是50萬基本賠償額度「沒有與災民溝通」,市府至今沒有交代如何估算,且市府還要求「房東、房客自行協調50萬賠償的比例」。

林珍羽說,先不談在房東、房客關係的不對等,光房東與房客在這次事件中都各有其損失,房客雖然沒有所有權,但卻是「實際居住災民」,面臨重新找房子、安頓家人種種不便與壓力,又要如何估算?為了回歸正常生活,難道受災租客只剩下妥協,必需認賠居住十幾年的家中動產損失嗎?請市府重視相對弱勢的受災租戶,別成為逼迫災民簽下不平等協議的幫兇。

林珍羽舉例,依照都發局「大直街94巷保管金專戶」存款收支管理運用作業要點,規定房客要有租賃契約或房東提出的證明,才可以有資格領取補償,但有一戶受災戶一家人,因為長輩離世因素,與房東租賃關係存有爭議,進而長年居住沒有契約,所以在訴訟中更拿不到房東的證明,即便全家設籍於此、其他住戶都可以擔保,卻沒辦法有資格請領補償,「這到底是怎樣冷血麻木的設計?」

另外,林珍羽也說,建管處20日宣布,因為安全因素,25日起就要強制拆除受損建物,完全無視多數居民與基泰建設根本未達成共識,許多災民的家當尚未清空搬離、相關損失也未估算完畢,市府必須拿出鐵腕要求基泰,確保受災戶所有動產搬離無虞。

林珍羽質疑,市府急著拆除,受災戶則急著詢問「還沒確認的損失怎麼辦」,市府是不是在替基泰建設製造談判有利條件?即便建管單位認為該建物有安全宜慮必須拆除,也該等住戶與基泰達成協議,至少也要先搬遷清空,做好詳實紀錄,並委託專業單位進行財損評估後才可以執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