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少子化影響,113學年共51校寄存近6千名額,累計寄存名額超過5.3萬。(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允許大學在教育部寄存招生名額。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資料,113學年共有51校、5898名額寄存教育部,一般大學共16校寄存2716名,技職校院則是35校寄存3182名,雖低於112學年的58校、8892名額,但累計至今寄存名額已超過5.37萬個,和今年申請入學5.38萬個招生名額差不多。
受到少子化衝擊,教育部允許各系所減招,但不允許擴增。由於少子化導致生源大幅下滑,教育部從2014年開始實施寄存招生名額制度,也就是大學將核定招生名額寄存在教育部,等待未來學校招生情況會好轉時,再向教育部申請取回名額。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資料,113學年共有51校、5898個名額寄存教育部,包括一般大學16校、2716個,其中國立大學共計2校、29名,私立大學則是14校 、2687名;技專校院寄存招生則共計35校、3182個,其中國立學校為4校合計305名,私立學校寄存名額共計31校、2877名。
113學年共有51校、5898個名額寄存教育部,雖然比起112學年的58校、8892名額少,但仍比111學年45校、2819個多,而且累計到113學年為止,累計至今寄存名額則已超過5萬3700個,超越今年分發入學4.2萬個招生名額,和今年大學個人申請管道5.38萬個招生名額差不多。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111學年大學與技專校院共45校寄存招生名額共2819名,112學年則暴增到58校、8892名額寄存教育部,短短一年暴增6073人,約增3.1倍。一般大學校院主動寄存招生名額共計22校4449名;技專校院共計36校,寄存名額總計為4443名。
若以整體寄存名額來看,根據教育部資料,大學和技專近6年寄存名額,以112學年9021個最多,其次是108學年7756個、110學年5945個、113學年5898個、109學年5584個,又以111學年2819個最少。
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指出,寄存名額制度主要是因應少子化,讓大學可透過寄存而減少招生名額,以達到「美化」缺額數及註冊率,作法有點阿Q,就像餐廳業績下滑就收掉桌椅,製造「滿桌」的假象,但實際營收卻持續減少。
尤榮輝提醒考生,寄存制度有助學校避免被減招或扣減獎助款,但對考生無意義,也無助學校招生。考生及家長應明白,不少校系的註冊率是透過寄存制度粉飾後的數字,高註冊率並不代表是高熱門校系,考生不要被誤導。建議教育部應公布所有校系近三年註冊人數的變動情形,對考生選擇校系才有實質幫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