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點出台灣蛋雞產業四大困境,籲推動友善飼養。(圖/記者楊惠琪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進口雞蛋引發食安風暴,國內蛋價又重回歷史新高,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台灣在養母雞高達4500萬隻,產蛋率卻只有5成多,「雞越養越多,蛋依舊不足」,格子籠飼養導致產業落後,呼籲大家勿再強調低廉蛋價,「消費者願意花150元買飲料,卻只願意花5元買1顆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25日)召開台灣蛋雞產業改革記者會,立委林淑芬、陳椒華、陳婷妃等人出席,另邀請專家學者、蛋農代表與餐飲業者與會。針對國內蛋荒與進口雞蛋引發社會紛擾,呼籲總統參選人正視台灣蛋雞產業長年落後的結構問題,提出相關具體政策。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台灣蛋雞產業長年存在四大困境,也是造成蛋荒無限循環的主因。第一個困境是,在養母雞高達4500萬隻,產蛋率卻只有5成多,「雞越養越多,蛋依舊不足」,甚至要靠進口的惡性循環;其次,傳統格子籠飼養占8成,蛋雞長期處於各種緊迫狀態,疫病抵抗力差,無法因應各種疾病與氣候變化威脅。
陳玉敏說,第三個困境是長期由蛋商掌控的「包銷制度」,蛋農無須具備專業技能,蛋商不分良莠照單全收,導致產業落後、食安風險、產銷資訊不透明。第四個困境是格子籠雞蛋生產系統造成雞糞、臭味的環境汙染、預防性抗生素添加造成病菌抗藥性、藥物殘留的食安風險、人畜共通疾病(如禽流感)等。
陳玉敏表示,可以兼顧產業發展、消費者健康、動物福利、產銷秩序的蛋價才是合理蛋價,政府要做的不是強調低廉蛋價,而是要讓民眾吃到健康的雞蛋,否則只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蛋荒。她呼籲政府,應接軌國際轉型友善飼養,以10年計畫逐步協助蛋農進行產業革新。
蛋農代表簡廷宇說,政府推動禽舍改建補助,僅補助水簾式禽舍,卻不補助友善飼養,往年水簾式禽舍也難逃禽流感肆虐,加上天氣越來越熱,母雞最怕熱緊迫,政府應帶頭進行產業升級,消費者觀念也要改變,還有產學業界一起攜手,才能走出台灣蛋雞產業困境,不讓蛋荒年年重演。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