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紛紛擾擾3年多!花蓮新農兵橋正式通車 嘉邑行善團竣工謝土

▲▼花蓮市新農兵橋開放通車,舉行謝土典禮。(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花蓮市新農兵橋開放通車,舉行謝土典禮。(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新農兵橋歷經三年工期26日開放通車,投入善款負責興建的嘉邑行善團於上午良辰吉時舉行謝土典禮,市長魏嘉彥偕同理事長徐文志、理監事等人恭讀謝土疏文焚香敬拜,並在眾人見證下完成剪綵。魏嘉彥表示,建設經費一絲一毫皆得來不易,感謝嘉邑行善團出錢出力,克服大環境諸多困難,堅持善行義舉,為廣大的用路人締造福祉。

新農兵橋是嘉邑行善團以善款興建的第558座橋梁,也是繼仁本橋、仁睦橋及光明橋之後,在花蓮興建的第四座橋梁。徐理事長表示,花蓮市公所是第一個與嘉邑行善團簽署捐贈合作契約書的政府部門,感謝時任的魏前市長專程前往嘉義市,在完善監造機制的同時,也確保施工品質,以利往後順利由市公所接管。

▲▼花蓮市新農兵橋開放通車,舉行謝土典禮。(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與會貴賓恭讀謝土疏文焚香敬拜,並在眾人見證下完成剪綵。

徐文志也指出,新農兵橋的興建資金來自於民間集資捐款,資金籌措不易,而在花蓮辦理工程相較西部地區也更為困難,在施工期間更遭遇天災、氣候及疫情影響,造成缺工、缺料、原物料價格大漲,影響施工期程,嘉邑行善團也負起責任,除了要為造成不便之處向地方人民致意,未來有需要提供資源協助的地方,行善團也非常樂意開啟進一步合作。

市長魏嘉彥在致詞中提出三個感謝,他表示,感謝嘉邑行善團經由新城鄉錢自立前鄉長以及國盛里張芝瑜里長的奔走引薦,匯集十方善眾愛心,遠赴花蓮投注資源,在工程延宕之際,徐理事長亦多次率團到訪會勘,排除萬難,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同時也感謝市民代表會的監督及支持,長期作為公所及人民間的溝通橋樑,向市民朋友說明施工進度,爭取大眾的理解。

▲▼花蓮市新農兵橋開放通車,舉行謝土典禮。(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新建工程橋面拓寬至10公尺、長度達84公尺,調整東西側引道串聯周邊美崙溪自行車道,完善安全與功能。

魏嘉彥感性的說,第三個感謝則要獻給市民朋友,感謝大家對漫長工期的包容,施作期間也要謝謝在地闕家親屬完成母親遺願,以及鄰近地主彭先生分別展現無私精神,提供土地幫助工程順利完成。此外,魏嘉彥也特別感謝花蓮縣政府,在兩任縣長的接力支持下,補助千萬經費,協助市公所建構安全便捷的道路橋樑。

▲▼花蓮市新農兵橋開放通車,舉行謝土典禮。(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市民代表會主席李振瑋、副主席黃達祥也率領多位市民代表出席致詞表示,新農兵橋完工通車,代表們也終於能夠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感謝嘉邑行善團對花蓮的照顧,協助用路人能夠安全走過新農兵橋,同時感謝縣府在經費上的挹注,代表會往後也將持續支持市公所辦理各項建設,讓花蓮市越來越好。

▲▼花蓮市新農兵橋開放通車,舉行謝土典禮。(圖/花蓮市公所提供,下同)

與會貴賓行走在橋面,象徵完工通車。

前市長魏嘉賢議員也專程到場致意,他指出,在其市長任內陸續針對尚志橋、三號橋、國福橋與菁華橋進行修繕,也積極與嘉邑行善團合作,為公共建設品質把關。他再次感謝嘉邑行善團對花蓮縣公共工程的大力協助,在新農兵橋的命名方面,也基於尊重地方,打破傳統,未依慣例為橋梁重新命名,而保留農兵二字,讓這座橋梁名稱留存原有的文化歷史和在地性。

原農兵橋自民國67年啟用,為花蓮市西區與美崙地區的交通要道,歷經時日導致原有橋梁橋面下陷,橋墩與橋頭出現多處龜裂,被列為危橋,且由於橋面寬度僅6.5公尺過於狹窄,經常發生塞車或車禍情形,因此本次透過新建工程,完成橋面拓寬至10公尺、長度達84公尺,重新規劃調整東西側引道,也串聯周邊美崙溪自行車道,納入引道工程施作,完善整體橋梁的安全與功能性。

新農兵橋總工程總經費逾5,000萬元,其中由花蓮縣政府補助設計監造430萬元、引道工程分別補助671萬元和312萬元整。2017年12月完成設計,2020年7月15日封閉施工,並於今年9月26日正式通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