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高長。(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台北報導
多家國際投行近日上調對大陸GDP增長的預估值,其中花旗認為大陸經濟已觸底。實際上,全球都在關注大陸疫後復甦狀況,對此學者認為,總體來看,大陸經濟成長動能開高走低,進入第二季後,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欲振乏力,同時積累多年的深層次結構問題浮上檯面。
▲研討會現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高長今(6)日出席「台海地緣戰略下的兩岸與國際關係」研討會,他在對大陸經濟金融情勢進行分析時提到,大陸放開防疫政策後的經濟復甦似已陷入停滯,同時,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正逐漸浮上檯面。
高長具體闡述道,首先大陸民眾和地方政府被鉅額債務所累,房地產繁榮和政府大量投資過去長期推動經濟增長,但如今已成過去式,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年跌7.9%,對市場憂慮的情緒令民眾消費支出更保守,傾向增加儲蓄。
高長接著指出,第二是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政下,基於「安全」等考量,對民營企業進行整治,在業界形成寒蟬效應,導致民營企業投資信心受挫。
第三是美中經貿博弈長期化,尤其近期大陸依據「數據安全法」對國際調查和諮詢公司的一場新行動,升高中西方摩擦,進一步導致外商投資卻步;最後一點,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年齡人口萎縮,令經濟困境雪上加霜。
高長指出,大陸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最重要的內需欲振乏力,而最大的關鍵在於房地產市場;由於深層結構性問題積累已久,大陸經濟恢復疫情前的成長動能,需要更積極的政策引導,也需要一段時間調整。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則對大陸實現5%經濟成長率目標「不會太悲觀」,首先因為去年GDP增長僅3%,成長空間大;其次是習近平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下半年的經濟部署上力度強勁,包括積極促進出口、擴大進口,做好技術、外資引進工作等。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圖/記者蔡儀潔攝)
針對大陸已陷入通縮的質疑,高長表示,國內外需求走弱拖累大陸經濟復甦腳步,若物價持續下跌,或將進一步削弱內部脆弱的信心,加深市場悲觀的預期,令整體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認為,大陸經濟是走出陰影還是走向真正的通縮,要看北京是否有決心付出政治代價,快速「壯士斷腕」重新恢復機器運轉,譬如美國遇上經濟泡沫時,該倒的「殭屍企業」就倒,而日本則拖很久,影響後續復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