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手握中間選民扮關鍵 黃士修指「郭柯合」3條件有利民眾黨

2023年10月12日 14:52

▲郭辦發言人黃士修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直指「郭柯合」有3大條件對民眾黨有利。(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吳杰澄)

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

「參選是為了整合,整合才能勝選!」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月底宣布獨立參選總統,喊出主流民意大聯盟,要以戰逼合推動在野團結合作,然而民調起起伏伏也讓部分人士對他的「主流民意」提出疑問;對此,郭台銘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黃士修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強調「郭董是為中間選民發聲」。

▲▼郭台銘手握中間選民扮關鍵 黃士修指「郭柯合」3條件有利民眾黨。(圖/記者吳杰澄攝)

▲郭台銘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黃士修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圖/記者吳杰澄攝)

黃士修指出,郭董7月底走訪全臺各地,看到民眾非常焦慮,因為各家民調都顯示賴清德民調很高,證明在野陣營不論是國民黨或民眾黨,沒有一個人能夠獨贏,但多數選民還是希望政權輪替、拉下民進黨,在野為什麼不能合作?所以他首先提出了主流民意大聯盟主張,不是說他個人代表主流民意,而是這群主流民意賦予他一份責任,讓他出來選!因此在8月28日的參選聲明中,他前一晚親自修改講稿時,堅持要放進去一句話:「我郭台銘本來沒必要參選,但郭台銘代表中間選民的聲音,絕對不能缺席」。

▲▼郭台銘手握中間選民扮關鍵 黃士修指「郭柯合」3條件有利民眾黨。(圖/記者吳杰澄攝)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月底宣布獨立參選總統。(圖/ETtoday資料照;以下同)

郭台銘勤跑基層、接地氣,廣聽民意、展現親和力,從霸氣總裁搖身一變成為「台灣阿銘」,少了政黨包袱反而擄獲一票隱性選民。黃士修不諱言,從各家民調來看郭台銘確實落後,但去細看交叉分析可以發現,藍綠白三黨都有固定支持者,可是中間選民這一塊,包括過去不投票或拒絕表態的人,反而願意為了郭台銘參選而站出來投票,所以他目前握有三大票源:傳統的經濟藍、知識藍、中間選民以及隱性選民,只要跟藍白兩黨合作,就能跨出政黨基本盤、跨出同溫層,得到多數選民支持,才有希望打敗賴清德跟民進黨。

▲▼郭台銘手握中間選民扮關鍵 黃士修指「郭柯合」3條件有利民眾黨。(圖/記者吳杰澄攝)

▲郭台銘勤跑基層、接地氣。

郭台銘積極求合,扮演選戰變化的一大關鍵,只是距離2024總統大選剩不到4個月,在野整合仍陷入膠著,黃士修坦言「合成機率越來越低」,但以政治現實分析,「郭柯合」有3大條件對民眾黨有利。第一,柯文哲的戰略就是不分區極大化,若按照國民黨設定的「侯柯配」被吸收當副手,席次勢必被消滅;第二,民眾黨要發展地方組織,包括黨部,郭董目前在全台有100個以上的連署站點,加上友善據點超過200個,隨時可以轉成類黨部組織,而且是乾淨人力、乾淨組織;第三,郭柯兩人各自的支持者相容,或者至少不互斥,郭台銘出來參選,柯文哲的民調就掉下來,反過來說也代表郭粉與柯粉有重疊性,更能留住對藍綠失望的年輕選票。

▲▼郭台銘手握中間選民扮關鍵 黃士修指「郭柯合」3條件有利民眾黨。(圖/記者吳杰澄攝)

▲郭董目前在全台有100個以上的連署站點。

黃士修也重申郭董參選的初衷就是整合,即使任務艱難,還是得努力在絕境中找到一條生存道路,不要預設立場、不要只談誰正誰副,而是聚焦國家政策與人民福祉,郭董從參選第一天就說總統大選應該拉回國政理念的討論,柯主席也多次強調談價值理念、不談權位分配,兩人看法高度一致,以及在客觀的政治條件上,郭和柯合作才能夠達成「不分區的極大化」、「地方組織的發展」,加上「雙方支持者的相容性」,郭台銘與柯文哲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

▲▼郭台銘手握中間選民扮關鍵 黃士修指「郭柯合」3條件有利民眾黨。(圖/記者吳杰澄攝)

▲距離2024總統大選剩不到4個月,在野整合仍陷入膠著。

黃士修認為在野陣營合作,就跟商場談判一樣要雙方合意,郭柯侯3人要以溝通取代意氣之爭,互相理解立場、底線,知己知彼,找出有效的交換條件,才能創造1+1大於2的勝選優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