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混入邪教調查⋯意外被療癒!改編「日月神功」案揭女性犯罪心理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詹傑創作《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探討台灣女性犯罪群像。(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左1)、詹傑(右1)創作《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探討台灣女性犯罪群像。(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讓人想加入心靈成長團體尋求慰藉?或許這就是「邪教團體」案件層出不窮的原因。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詹傑創作《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透過一名女記者加入宗教團體調查,卻意外在當中獲得療癒,還從調查者身份變成當事人,揭開社會上較少人探討的「女性犯罪者」的內心世界。

《罪.愛》由長期研究MeToo議題、女性心理的黃郁晴導演;並由現象級舞台劇《勸世三姊妹》金鐘編劇詹傑擔任編劇,以2013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改編,是一部探討台灣近代女性犯罪群像、推理懸疑的舞台劇;更找來許多大咖演員同台飆戲,包括謝瓊煖、徐堰鈴、陳美月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詹傑創作《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探討台灣女性犯罪群像。(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詹傑創作《罪.愛》,探討台灣女性犯罪的內心世界。(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故事由週刊記者陳怡靜(陳美月飾)出發,她為了追查一起連續命案,接觸到一個神祕團體「福緣讀經班」,卻跟斷聯16年的母親(謝瓊煖飾)意外重逢;而母親的性格截然不同,從過去凶暴、強勢的模樣,如今變得和藹可親。

而陳怡靜遇到團體中坐在輪椅上的殘疾老師(徐堰鈴飾),也被她「融化」了,心靈得到了很大的療癒。然而當她越深入讀經班,卻發現掩蓋在迷霧裡的不同故事,她自己也從「調查者」變成「當事人」,界線越來越模糊⋯。

黃郁晴提到,社會中的男性與女性犯罪者,還是有些明顯的不同,男性犯罪者多是為了掠奪,包括劫財或劫色;而女性犯罪者多半有受害者情結,在犯罪的背後,同時藏有很深的愛,有時候是出此下策,但不代表這些罪行應該被合理化。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詹傑創作《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探討台灣女性犯罪群像。(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謝瓊煖(左)、徐堰鈴(又)在戲中兩人宛如末日狂花。(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詹傑提到,人們可以想一想,誰會加入心靈成長團體?就連故事中的記者,她原先是為了調查案情而混入,卻也在加入後發現「好療癒」,團體中老師說的話語,接住了她的情緒,打中了她的心,讓她感受到被支持;何況家人也在其中,到最後發現自己也身陷其中,許多是非善惡的界線變得模糊,不容易分辨。

另外在團體中,有許多女性受害者彼此「結盟互助」,形成婦仇者聯盟,這都會加深凝聚力。詹傑也誇黃郁晴在女性心理方面研究很深,時常會和演員討論角色的細微心境;而演員也會不斷有新的想法回饋,像是徐堰鈴演的團體老師這角色,「她是怎麼從一個平凡普通人變成邪教老師?她過去面臨了什麼樣的失落?而她內心真正的想法又是什麼?」探討這些的時候,讓角色的樣貌變得更立體、豐富,所以劇本至今都還在不斷修改。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詹傑創作《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探討台灣女性犯罪群像。(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罪.愛》改編當年震驚社會的「日月明功」等新聞案件,故事節奏充滿懸疑。(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謝瓊煖透露,其實自己很喜歡演反派,或是很壞的女人,因為現實中沒辦法這麼狠下毒手,也會好奇戲中角色是如何狠下心。同時也佩服詹傑的心思細膩,雖然是男性,卻能寫出女性內心的掙扎、不堪,以及面臨抉擇的難處。

徐堰鈴也說,自己過去很少接演反派,尤其這次還是演一位必須全程坐著輪椅,這麼弱勢的女性角色,相當有挑戰,也能同理這些人面臨的掙扎。她相當期待《罪.愛》的演出,這部戲也會讓觀眾看見,每個人都有缺點暴露,人人都有罪,打開不同的觀點。

《罪.愛》在兩廳院2023秋天藝術節登場,將於11月17日至19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