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美式初選「民進黨28年前就辦過」 他曝親身參與經歷

▲▼趙天麟曾在1995年參與民進黨總統開放初選。(圖/翻攝自趙天麟臉書)

▲趙天麟(右)曾在1995年經歷民進黨開放初選投票。(圖/翻攝自趙天麟臉書)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國民黨拒用民調決定「藍白合」人選,拋出仿美民主初選主張,不過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表達疑義,並指1995年民進黨總統初選因不當動員受重傷。實際上,1995年民進黨兩階段總統初選採用「類美式初選」形式,第一階段由黨內幹部及黨員投票,第二階段開放所有持身分證的一般民眾投票,當年還是大學生的立委趙天麟15日回顧,當時他支持民進黨但不是黨員,也是參與初選的30萬人之一,這是一場「成功的公民運動」。

回顧1995年民進黨總統初選,當時依據民進黨內規採兩階段選出候選人,第一階段由黨內幹部與一般黨員進行投票,從登記參選的彭明敏、許信良、林義雄、尤清4人中選出兩名候選人,第二階段由一般民眾進行投票,在投票前,第一階段勝出的彭明敏、許信良兩人全台巡迴,舉辦49場初選辯論,最後將兩階段各50%比重進行合計,前後花了5個多月才產生人選。

有趣的是,為了確保公正,民進黨當年的投票方式是使用個人身分證登記,接著領取「塑膠代幣」進行投票,而不是採用傳統的紙張投票,就算不是民進黨員,也可以直接參與民進黨總統初選。不過,政治學者王業立在《比較選舉制度》著作中指出,當時參與第二階段初選的總投票數約30萬票,佔當時投票權人數2%左右,獲勝的彭明敏獲得17萬餘票,尚不及獨立參選總統的門檻,代表性不充分,且參與投票多以本省籍、高齡男性為主,與整體選民結構存在不小落差。

黃珊珊昨天就指出,1998年她曾參加新黨的開放式初選,踏入政壇,但是那場初選卻是造成黨內分裂,人才流失,政黨形象重挫的「動員比賽」,而昨天與會的辦公室主任周榆修也提到1995年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也因不當動員受到重傷。

然而,當時還是大學生的趙天麟對此抱持不同看法,他說明,民眾黨談判代表為了反對國民黨公民投票的初選方式,把民進黨1995年用兩階段的總統提名初選扭曲為亂象、小圈子動員,就需要自己這個「親身參與者」科普還原一下事實了。

趙天麟回顧,1995年民進黨總統初選過程熱鬧順利,多場次辯論會成為民進黨理念宣達最直接的方式,唯一的「亂象」反而是黃珊珊過去所屬的新黨想要鬧場,但都被嚴謹的選務人員及糾察隊給排除,自己當時是大學生,支持民進黨但不是黨員,參加了辯論會也參與了投票,是那30萬分之一。

趙天麟表示,「黨中央已經定調不評論藍白合或不合,其實我相信大部分的國人對這種空無理想只剩仇恨值的組合也興趣缺缺」,藍白合在彼此理念根本不合情況下本已怪誕,兩黨初選提名更素以黑箱惡搞著稱,所以兩黨想怎樣「合」他沒有評論,但不要亂扯1995年那場成功的公民運動下水,那只會讓藍白更自慚形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