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國際企業巨頭聲音 上海市收獲滿滿

記者趙禕/上海報導

做為中國大陸最具規模的國際大都會之一,上海的經濟發展一直保持領先優勢,這其中和上海市政府持續傾聽、重視來自企業界的建言有密切的關係。從1989年開始,上海市就邀請來自全球頂尖國際企業負責人成立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35年來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建言獻策;上海也全力和國際企業深化合作,共謀發展。上海的作法值得有意朝向國際化發展的城市參考。

▲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10月15日在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行。(圖/記者趙禕攝)▲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10月15日在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行。(圖/記者趙禕攝)

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都以線上方式舉行,今年再次回到線下舉辦,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30位頂尖國際企業家共同出席會議,為上海的發展提出建議;而上海市和所轄各區的主要黨政官員全都列席專注聆聽學習。

本屆會議主題是「變局與新機:建設更具活力與韌性的國際大都市」,與會企業家們除了陳述包括「人工智能、元宇宙、智慧工廠」等當前最夯的科技發展的分析和看法之外,也就開放、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和培育人材等方面提出建議。

▲▼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30位頂尖國際企業家出席會議,為上海的發展建言獻策。(圖/記者趙禕攝)▲▼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30位頂尖國際企業家出席會議,為上海的發展建言獻策。(圖/記者趙禕攝)▲▼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30位頂尖國際企業家出席會議,為上海的發展建言獻策。(圖/記者趙禕攝)

會議一開始,會議執行主席Roche Group董事會主席Severin Schwan就展示了與會企業家們共同簽署的「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35週年願景」。願景提出,「上海正全力建設充滿活力和包容性的全球科技、人才、創新中心,市咨會致力於以其全球智慧、知識、實踐提供特有價值,以協助上海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建設與治理。市咨會堅信,面對當今複雜多變的全球環境,進行建設性對話將有助於企業突破界限、應對挑戰、發現機遇,與上海一起實現可持續發展。」

▲會議執行主席Roche Group董事會主席Severin Schwan與「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35週年願景」。(圖/記者趙禕攝)▲會議執行主席Roche Group董事會主席Severin Schwan與「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35週年願景」。(圖/記者趙禕攝)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上表示,「上海將堅定不移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增強政策法規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圖/記者趙禕攝)▲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圖/記者趙禕攝)

上海市長龔正在會議上作主題報告時表示,「上海是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走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此次各位新老朋友親臨上海,可以更清晰地瞭解上海,更真切地感受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活力與韌性,幫助我們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也熱忱歡迎更多國際企業來滬投資興業,共享時代機遇、共贏美好未來。」

▲上海市長龔正。(圖/記者趙禕攝)▲上海市長龔正。(圖/記者趙禕攝)

這次會議上與會企業家們談到最多的議題就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科技熱點:人工智能、元宇宙、智慧工廠等。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學總監漢斯·烏斯科爾特教授提出,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發展需求,人工智能產業能進行充分適應和廣泛應用,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了可能性和高回報的機會;而且製造業、交通、物流等行業之間互動強烈,上海有更多企業和行業需要人工智能的應用,包括金融、無人駕駛、航空航天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因此上海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應以應用驅動創新為主要優勢,並以此為基礎,有機會孕育出具有專精技術的更聰明的大語言模型。漢斯認為,隨著ChatGPT的出現,人工智能產業的算法已經初步成熟,上海有條件很快成為一個人工智能產業的樞紐,而人工智能產業的下一步重點將從機器學習轉向機器教學。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學總監Prof. Dr. Hans Uszkoreit。(圖/記者趙禕攝)▲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學總監Prof. Dr. Hans Uszkoreit。(圖/記者趙禕攝)

與會的其他企業家也分別提出,上海先進製造業已經取得卓越發展,但在工業領域的中小型企業仍有很大潛力有待挖掘;上海應該加大推進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鼓勵他們採用新技術,比如5G、人工智能、元宇宙並支持智慧工廠擴大規模,提高能效和可持續性。此外,上海已經率先將元宇宙納入長遠規劃,工業元宇宙大有可為,可以通過整合數字孿生、機器學習、物聯網、混合現實和5G等技術,推進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實現創新應用。通過跨行業、跨生態系統、跨產業進行新技術合作,機器人化、自動化,一定會有很好的機會。

企業家們都建議上海市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建立研究機構,為頂尖人才提供各類資源和基礎設施的支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