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基建老路!一帶一路轉型「高質量發展」 丁鲲華:助推台商機遇

▲▼ 一帶一路、北京、十週年            。(圖/翻攝一帶一路新聞中心)

▲今年是大陸共建「 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 。(圖/翻攝 一帶一路宣傳片)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今年邁入十週年,台商是否能趕上新機遇?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回顧過去十年,「一帶一路」以基建為主,台商很難參與,反倒是搭上中歐班列等政策,把商品銷出去,拓展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市場。如今大陸也希望「一帶一路」轉型,減少「基建」老路,如同本屆大會聚焦「高質量發展」,將是未來核心發展,在大陸戰略之下,甚至可以推進最難進入中東市場,對於台商來說打開新機遇大門。

「一帶一路」起緣與機遇

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長期研究參與「一帶一路」,從整體地緣政治來看,他認為,歐洲跟美國掌握世界的海洋經濟貿易通道,早期大陸發展海洋經濟比較慢,當初「一帶一路」最早思考,還有哪些傳統的通路跟架構可以跟歐美做區隔

最後選定兩個方向,一是張騫通西域「古絲綢之路」,一條是從中亞、俄羅斯到歐洲。另一條是西亞、地中海到波斯灣,基本以中亞為主,最早古絲綢之路。二是「鄭和下南洋」海上絲綢之路,到越南、新加坡等,當時大陸思考,除了海上強權國家以外,能否架構一個讓大陸經濟實力延伸出去的一個方向,最後誕生「一帶一路」。

丁鯤華指出,「大陸做得比較好是中歐班列,中亞到俄羅斯到歐洲,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每一年有6%以上的增長,蠻可觀。」另一條出中亞到西亞到地中海,牽涉的國家較多,像是阿富汗、伊朗、阿拉伯等國家,地緣政治非常不穩定,這部分中歐班列受影響。「海上絲綢之路,像是越南、泰國、寮國都是東盟10+3系統,大陸做得非常好。

▼ 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 。(圖/記者任以芳攝)

▲▼ 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            。(圖/記者任以芳攝)

台商參與「一帶一路」10年路

大陸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丁鯤華與其他台商於2015年開始組團去調研,包括雲南西雙版納、寮國邊界、新疆鄂爾古斯、東北綏芬河,台商參與「一帶一路」時間蠻長。

丁鯤華也舉例,大陸前面十年推動「一帶一路」以基建為主,台商因企業規模河產品特性,參與不多,還是有許多台商透過「一帶一路」打開新機遇,主要是商品銷售。

舉例,有台商利用重慶出發的「渝新歐」,出口商品到中歐,利用回程車廂,把中歐商品輸回大陸,一來一往賺了不少錢。還有位於綏芬河台商收購俄羅斯的木材。廣西與越南交界的崇左台資企業,把產品賣到越南,同時使用越南較便宜勞工,與當地有一些小規模的合作。

「台商受惠最多就是商品銷售,康師傅泡麵在中亞沒有設廠,透過『一帶一路』通道賣到中歐。」丁鯤華近一步舉例,「台灣的電子產品、文具、機器設備、汽車零配件賣到俄羅斯、中亞國家,數量可觀。尤其賣去俄羅斯,每一年100到200%增長。」

丁鯤華說,「台商沒有去當地投資,但是我們的產品借『一帶一路』通路,多了新市場機遇,與傳統的歐美市場有明顯區隔。」

台商參與「一帶一路」還有一個特別現象,很多台資企業轉廠越南、泰國等冬南亞國家生產,以前從台灣帶資金、設備、人才去投資,現在轉廠配合「一帶一路」,雖然是台資企業,資金、設備、管理人員由大陸過去。

丁鯤華說,「這也就是大陸一帶一路的一個延伸,現階段台商在越南投資,可能有60%以上企業呢,由大陸轉投資過去。」因為大陸國力延伸,包括資金配合、政策保護,不少台資企業搭上「一帶一路」順風車。

▼ 大陸過去側重「基建」合作模式,引起西方國家反彈。(圖/翻攝 一帶一路宣傳片)

▲▼ 一帶一路、北京、第三屆            。(圖/翻攝一帶一路新聞中心)

拋下基建老路「轉型高質量發展」

「一帶一路」在西方國看來並非完美,像是巴基斯坦、尼泊爾、緬甸取消跟中企合作項目,西方國家也認為「一帶一路」是包著糖衣的毒藥,透過借貸等方式,最終掠奪合作國國財產,或無止盡舉債。

「西方國家的宣傳有需不合適,說大陸借錢賺利差,這種無意義的事,大陸不會幹。」丁鯤華進一步舉例,「斯里蘭卡各項基建、緬甸建造巴達爾港,沒有資金,必須跟世界銀行貸款,大陸出資金技術,取得經營管理權,或是雙方互換物資,互惠雙贏。」

隨著國際局勢變化,大陸執行「一帶一路」的方式也在檢討,以前用基建形式合作,譬如幫忙造橋、修鐵路、蓋港口等,合作國可能提供一些原物料做補償,「最怕」遇到政權交替。

丁鯤華也舉例,馬來西亞後來換新總理,改變對華政策,地緣政治的風險提高。或是中亞、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極高,都是「一帶一路」經營發展最麻煩的事,可能帶來未知風險。「原來一帶一路基建、提供資金借款,現在看來慢慢走不通了。」

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昨17日舉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致辭強調,與各國消除貿易壁壘,鼓勵各國企業積極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電子商務,新能源,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朝著智能綠色,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丁鲲華分析,這次「一帶一路」大會主題聚焦「高質量發展」,成為未來發展「核心」主軸。拋棄原來鐵路港口基建方向,拋下以前借貸建設,用原物料、物質回饋的方法,大陸也希望走出新格局,不走「傳統基建」的老路,共同在科技經濟取得合作。

▼ 大陸「一帶一路」轉型朝向高質量發展,不再側重「基建」模式。(圖/翻攝 一帶一路宣傳片)

▲▼ 一帶一路、北京、十週年            。(圖/翻攝一帶一路新聞中心)

台商把握「一帶一路」未來發展

台商是否來得及搭上「一帶一路」十週年之後列車?丁鲲華分析,「世界上慢慢變得兩極化,尤其中東局勢、中亞、西亞不是歐美國家的影響力去管理的,東亞、西亞,包括伊朗、部分阿拉伯國家,可能傾向於大陸或俄羅斯體系。」

舉例中東地緣政治持續不穩,戰火終會停止,之後將有各種需求,像是民生產品、文具服裝、基礎建設等。丁鲲華說,「當民生需求會越來越大,對台商更有幫助,過去大陸傳統的基建模式,台商很難參與,透過『高質量發展』,台商大部分的產品都可以用貿易市場的形式,直接和一帶一路國家做生意,是一個新通路。

丁鯤華也說,「尤其是中東地區,以前台商可能進不去中東,經過這一次會議,未來台商有機會跟著大陸一帶一路框架下走。」過去台灣主要的外銷市場歐洲、美國、日本,但是日本的比例現在越來越小。

藉由「一帶一路」順風車,東盟國家、中亞、西亞,甚至是台商出口的弱勢的中東地區,都有機會打進當地市場。舉例本屆「一帶一路」有140多個國家參與。丁鯤華說,「這些參會的國家基本上對『一帶一路』的有基本認同,140個國家也成為潛在市場商機。」

「台資企業優質產品和合理的價格,可以搶佔很大的市場。」丁鲲華對台資企業優勢很有信心,「我們比較靈活,對於外貿這一塊,跑得比大陸民營或國營企業快一點,台商搭上一帶一路列車依然有商機與機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