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釋放人質「3大動機」 FBI分析:都是精心策畫

▲▼哈瑪斯釋放2名以色列年長女性人質。(圖/路透)

▲哈瑪斯23日釋放2名以色列年長女性人質。(圖/路透)

實習記者任庭儀/編譯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本月7日突襲以色列,擄走超過220名人質作為談判籌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分析指出,哈瑪斯近日兩度釋放人質都是「精心策畫」,《紐約郵報》整理哈瑪斯釋放人質的3大動機,以及人質中最不可能被釋放的群體。

1.推遲以色列地面入侵

FBI特工兼人質小組專家歐萊瑞(Christopher O’Leary)24日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指出,哈瑪斯20日釋放美國籍母女檔朱迪斯(Judith Raanan)和17歲的納塔莉(Natali Raanan),可能是為了向拜登政府施壓,敦促以色列推遲地面入侵加薩。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20日釋放2名美國人質,來自芝加哥的17歲少女娜塔莉(Natalie Raanan)及其母親茱蒂絲(Judith Tai Raanan)。(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哈瑪斯20日釋放2名美國人質,來自芝加哥的17歲少女娜塔莉及其母親茱蒂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挽回自身形象

而23日再度釋放以色列籍老婦庫柏(Nurit Cooper)和利夫希茨(Yoched Lifshitz),則是為了挽回自身的形象,向世界表明他們是「具有人道主義的合法談判者(legitimate negotiator)」。對此,歐萊瑞嘲諷道,「哈瑪斯骨子裡就不存在人道主義。這是精打細算後走的一步棋,不帶有任何善意或真誠...他們想利用人質打一場持久戰。」

3.交換被關押的哈瑪斯成員

歐萊瑞分析,哈瑪斯可能將受害者劃分為不同群體:婦女和兒童、患有健康問題的人、美國人等雙重國籍者、以色列平民和軍人;他說,哈瑪斯不會將士兵與平民關押在一起,因為士兵們會藉此收集情報或逃脫,需要嚴加看管。

在所有人質中,最不可能被釋放的群體就是以色列國防軍,這些人是哈瑪斯最有價值的談判籌碼,可能用於交換被關押的哈瑪斯成員,這也是哈瑪斯俘虜人質最主要的目的。

歐萊瑞舉2011年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換俘協議為例,哈瑪斯曾在2006年劫持以色列中士沙力特(Gilad Shalit),並藉此成功換回1072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甚至包括數名被定罪的恐怖份子,當年「千囚換一兵」的行動轟動一時。

歐萊瑞還透露,以色列與美國當局認為被劫持的人質數量可能更多,這只是其中能被證實的部分,而卡達將在後續談判中發揮關鍵作用。

▼哈瑪斯俘虜包裹白布的以色列平民,將其載回加薩境內當作人質。(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哈瑪斯俘虜包裹白布的以色列平民,將其載回加薩境內當作人質。(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