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翎癌逝!防子宮頸癌「3類食物少吃」 高危險群曝光

2023年11月2日 14:01

▲陳慧翎選擇樹葬,不辦告別式。(圖/翻攝自臉書/陳慧翎)

▲陳慧翎選擇樹葬,不辦告別式。(圖/翻攝自臉書/陳慧翎)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金鐘導演陳慧翎因「子宮頸癌」病逝,享年48歲,她在2013年確診罹癌後,多年來不斷經歷復發、治療過程,雖然一直保持樂觀抗癌,最終仍不敵病魔。由於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於早期無任何症狀,因此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建議,若本身為「4大高風險族群」之一者,最好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營養師廖余姍也提醒應避免高升糖、高脂及高鹽食物。

國健署指出,子宮頸癌目前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可說是婦女健康的隱形殺手,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感染之後大部分的人會自動痊癒,少部分的人會有持續性感染的現象,長期間刺激細胞,再加上其他引發癌症的因子,就容易轉變為子宮頸癌。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粉專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指出,子宮頸癌在女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8位,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現的病變,有97.3%為癌前病變或早期子宮頸癌(0~1期),及早治療可增加存活率,並保留生育能力,另也可檢查子宮頸的健康狀況。

肚子痛,經痛。(圖/達志/示意圖)

▲婦產科醫師建議4大高風險族群可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圖/達志/示意圖)

張瑜芹根據美國婦產科協會建議,若本身具備以下4大風險指標,可從21歲開始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1.多重性伴侶
2.免疫功能低下
3.有子宮頸癌家族病史
4.18歲前有性經驗

營養師廖余姍曾在粉專減重營養師Sabrina的美胃人生衛教,子宮頸癌為慢性漸進,有時在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10~20年才進展為子宮頸癌。除了定期檢查外,她也提醒,應避免高升糖負荷、高脂及高鹽(鹽漬)食物,限制紅肉攝取,尤其是高脂肉及其加工品。平時應多攝取全穀類食物,飲食中需含豐富色彩的蔬果,建議女性每天吃7份蔬果,並補充納豆、無糖希臘優格或益生菌以增加消化道好菌

此外,廖余姍補充,研究發現,增加活動量及預防體重過重,對子宮頸癌確實有好處,因體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胰島素和荷爾蒙,而誘發癌症細胞成長,及脂肪細胞釋放的激素會刺激某些癌症發展。此外,睡眠對於身體修復也是重要的過程,與身體保護力有很大關聯,另做好壓力控管也能減少身體發炎。

萵苣對環境危害比培根還要高出許多。(圖/達志/示意圖)

▲高脂肪肉品及其加工肉,日常應減少食用。(圖/達志/示意圖)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顯示,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早期並無任何症狀,可能的潛在症狀則包括異常、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例如在非經期、性交後或更年期後出血;不停出現陰道分泌物,可能為淺色、淡紅色、咖啡色或血色,恐產生異味;經血量變多且經期比平常久。

此外,子宮頸癌晚期或末期可能擴散至陰道、淋巴結、膀胱、腸道、肺、骨頭或肝臟。而一般來說,在癌細胞擴散之前,身體通常沒有明顯症狀。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