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行政院長陳建仁出席。(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疫情後護理人力出走,醫事人員也不滿上街抗議,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1)日表示,明年至少有兩百億相關經費,讓所有醫事人員獲得合理薪資與加給。健保署長石崇良受訪則透露經費來源和實施期程,後年可以拉入健保總額,把醫護加給列入支付標準,就可以長久;但如果要明年先行,就要靠公務預算,至於實施對象則以非醫師的醫事人員優先,細節都還在討論。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在2023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致詞。(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醫學會今明兩天召開2023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今早舉辦開幕典禮,陳建仁出席致詞特別談到,蔡總統上任之後擔心,全民健保依附在血汗醫護上面發展,要怎麼樣讓醫護人員在健保中,得到足夠的尊重、足夠感恩與給付。
陳建仁透露,衛福部長薛瑞元、健保署長石崇良都被總統叫去,討論在健保、公共衛生公務預算上,怎麼讓醫事人員得到更好的薪資。總統也認為,不是東西都靠健保,政府公務預算在公共衛生、預防醫學都要投入。為了往這個方向努力,明年至少有兩百億相關經費,讓所有醫事人員合理加給,讓大家獲得更好的,應得的薪資與加給。
▲健保署長石崇良。(圖/記者洪巧藍攝)
石崇良會後接受訪問坦言,醫護人力缺乏是疫情之後全世界都在發生的事情,台灣也要多投入資源,相關細節都還在規劃當中,由於明年健保總額已經確定,因此可能納入後年的總額討論,如此作法可讓這個項目長久永續,後年實施沒有問題,但還在努力是不是可能提前到明年,那就需要透過公務預算來支應。
先前為了解決護理人力荒,衛福部提出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12項方案,投入180億。石崇良表示,護理是另一區塊,總思考的更廣,這次是非醫師類的醫事人員整體考慮,納入檢驗、放射等人員,待細節更清楚再向大家說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