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校農作物長得更好 農業部「智慧植栽照護系統」助攻

▲桃園農改場建立「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圖/農業部提供)

▲桃園農改場建立「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圖/農業部提供)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在學校推廣食農教育,什麼植物才種得活?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建立「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從選對作物、智慧澆水、病蟲害友善防治,到落葉循環再利用,建立完整技術模組,讓學校師生克服校園環境限制,種植最適合學校的農作物。

桃園農改場表示,許多學校在進行食農教育時,經常面臨學校該種什麼植物,為什麼植物都種不活,以及假日還要到校澆水等問題。校園食農教育場域受教室、圍牆等建築物影響,日照時常相互遮蔽,作物生長反應常不如預期,影響農作生產體驗及食農教育學習效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園農改場指出,桃園場利用不同光照強度環境下觀測作物生長量,並評估耐陰性,建立107種蔬果、香藥草及餐盤裝飾花卉作物在都市環境專用的「都會地區適栽作物檢索工具」。

桃園農改場說,學校通常以屋頂及畸零空地,做為從事食農教育的重點場域,但其日照、降雨及風速等環境條件差異大,現行自動給水設備多以定時控制,無法依據環境調整給水頻度或依據植物需求精準給水。

桃園場依照作物生長需水性,將作物區分為4類,分別適合高溼、中溼、低溼與乾溼循環4種土壤的溼度模式,並開發Wi-Fi聯網灌溉控制器與環境傳感器,可偵測即時土壤溼度控制給水。

桃園場說,透過科技輔助澆水,可有效管理控制澆水量多寡,讓作物在合適的土壤溼度下生長,師生也能利用課後餘暇透過行動裝置、電腦等設備遠端操控澆水設備,實際解決假日或寒暑假,到校澆水不便的管理壓力。

此外,針對食農田園栽種過程中常衍生的病蟲害問題,桃園場也依據社區、校園等食農場域輔導經驗,彙整出葉菜類、葫蘆科及茄科等作物常見的18種作物病蟲害的友善防治方法,讓校園更方便照顧。

07/2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49 2 335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快訊/大雷雨狂炸 嘉義縣今緊急宣布停班課

注意!明起7縣市陸續停水 最長斷水達8天

快訊/8級強風來了 10縣市豪大雨特報

竹節草上演「大復活」成颱 2021年盧碧也曾重生釀災

竹節草復活夾擊台灣 紫爆豪雨才要開始

黃偉哲點名YTR指責清潔隊!她反擊

王小棣道歉了! 點名「這些立委」:讓你們被牽連

快訊/氣象署宣布14:00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

即/大雷雨+強風國家警報!15縣市升豪大雨

快訊/8級強風來了 今晚「雨更大」

大雷雨突襲!紫一大坨豪雨警報升級

快訊/嘉義縣今緊急停班課 翁章梁發聲了

快訊/國家警報響! 大雷雨轟3縣市

LINE「1功能」千萬別開! 官方示警:任何理由都不行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