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30年肺阻塞將列全球三大死因之一,面對咳、痰、喘不可不慎。(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已成為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更預測,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前三大死因之一。醫師指出,致病因子包括長期吸菸、空汙、職業暴露等,若出現長期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的症狀,都應該定期檢查。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舉辦「世界肺阻塞日衛教宣導活動」,讓社區民眾對肺阻塞有更深入的了解。肺阻塞早期會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症狀,大多數病人會在40歲後才逐漸出現症狀,但往往被歸因於老化所致,甚至多數人走沒兩步路,爬沒三階樓梯就喘不停,仍未意識到其嚴重性。
▲大同醫院辦理「世界肺阻塞日衛教宣導活動」。(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肺阻塞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前三大死因之一,由於其高盛行率和致命性,導致社會經濟負擔不斷增加,當肺阻塞病人一旦罹患新冠肺炎或流感時,更增加其死亡率,可見肺阻塞的嚴重性。
大同醫院胸腔內科魏伯儒醫師表示,肺阻塞主要由於長期暴露於有害物質而導致肺部和呼吸道的慢性發炎。致病因子包括:長期吸菸、空氣污染、職場危害暴露、感染、遺傳及老化等。
▲抽菸易致肺部慢性發炎。(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魏伯儒指出,其中,抽菸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戒菸不僅可以預防肺阻塞,還能預防許多其他疾病。此外,建議40歲以上的吸菸者、職業暴露者(如長期接觸粉塵、油煙、化學物質等環境)、65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有長期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的民眾,都應定期檢查。
魏伯儒提醒,若症狀持續3周以上,就應該提高警覺。且肺功能受損後復原較為困難,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