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導入農業科技,幫助原鄉部落發展特色產業。(圖/記者楊惠琪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為促進原住民部落發展原鄉產業,農業部11個試驗改良場投入農業科技,解決部落長期農業發展瓶頸,兩年來已成功輔導40個原住民地區、52個部落發展原鄉經濟。農業部今舉行期中成果發表會,展出各種糕點、米食、小米酒等食品,還有栽種技術、肉品醃漬標準化流程等。
農業部於111年起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由農業部所屬11個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導入農業科技能量,以保種、生產及加工等面向,以科學技術導入方式,希望為原鄉找到新出路。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此計畫為4年期,目前已執行2年,部落已經出現轉變契機,有部落把失落的種苗重新找回來,隨著技術及省工機械的導入,讓原住民特色作物更進一步發展,帶動地方產業,透過舉辦成果發表會,希望帶動更多部落主動響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透過直接現地調查與訪談部落需求,從中瞭解到族人擔憂於部落產業發展、瀕臨式微的特色作物種原、逐漸面臨斷層的農耕飲食文化,以及原民特色作物栽培、病蟲害管理技術缺口等問題,再以科學技術導入方式來協助解決問題。
花蓮場說明,此計畫已成功協助培育部落的原生小米、阿美族酒麴作物,以及復育黑米祭中重要的種源「黑小米」;而在保留部落文化部分,透過訪談部落耆老,找出珍藏於耆老記憶中的知識,除了以數位典藏保留,更進一步以科學方式驗證並重現部落傳統知識,並製作成書籍及食農教育教材,傳承給下一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