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為何要查
審計部今年7月底公布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以來,政府總體財政與債務問題即成朝野關注焦點,各陣營間以此主題互有攻防。10月有總統參選人公布財政政策,政府財務持續成為選戰話題之一。
查證摘要
針對賴清德9月25日至東海大學演講,提到「政府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長期債務比率下降,顯示債務有在縮減、控制」,經查:
一、「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實為總決算數據,但並非中央政府財政全貌。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可知近年除2018、2019年、2022年有財政剩餘外,其他年度都是赤字。
二、賴清德稱債務縮減、控制,僅針對長債比率而言。若檢視政府長期負債,可發現從2016至今不斷累積、增高,且立法院與審計部的專業意見,均主張政府應減少舉債、增加還債。
查證結果:資料雖符合,但僅提供部分資訊,無法瞭解全貌。
所說「歲計剩餘」僅是總決算數據,計入特別決算後,近年除2018、2019年、2022年有財政剩餘外,其他年度都是赤字。
賴清德的話來自哪裡?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9月25日至東海大學演講,有學生提問,賴清德所提的青年政策,都是以政府補助支援青年,但國家目前已經負債5兆,擔心是否會債留子孫。
賴清德回應(台視影片1:16:07-1:17:00),「政府已經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長期債務占歲出比率也從馬政府最後一年約33%,下降至現在27%, 顯示債務有在縮減、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做更多的公共投資是應該的。」
資料出處:《台視新聞》、《三立新聞》直播,《壹蘋新聞網》、《聯合新聞網》、《民視新聞網》報導。
查核過程
查核點、賴清德稱「政府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長期債務比率下降,顯示債務有在縮減、控制」是否屬實?數據來源為何?
政府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能代表中央政府財政全貌?
賴清德所說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是指「中央政府總決算歲入歲出」的數據,總決算由審計部公布,也可在財政部建置的財政統計資料庫查詢,財政部也有將近年數據製成圖表公布。
以上官方數據顯示,自2017至2022年,總決算歲入均大於歲出,歲計剩餘分別是25億、1109億、1207億、1303億、2979億、4993億(取四捨五入數)。
查核中心曾針對「總決算」意義,於查核報告2009號、2525號諮詢財政學者,多位學者均指出,只看總預算/總決算,無法反應國家整體財政狀況,因還有不定期編列之特別預算(執行後稱特別決算),此部分收支並未納入總決算中。也就是,要掌握中央政府財政收支狀況,必須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
依據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歲入歲出總表」是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計,製圖如下:
▲圖1:近年中央政府收支狀況/來源: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紅字為查核中心後製編輯。
檢視中央政府部門,在呈現整體財政收支時,也是將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例如主計總處的「中央政府收支概況表」,或財政部的「中央政府歲入歲出及餘絀分析表」,計算方法均是如此。
因此,賴清德稱「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僅呈現總決算,不等於中央政府財政全貌。
中央政府的財政,要把總決算與特別決算合併計算,合併計算後,近6年來,2018、2019年、2022年等3年有財政剩餘,其他3年均為赤字。
長期債務比率下降,顯示債務有縮減、控制?
賴清德稱長期債務比率為「長債佔歲出比率」,長債比從馬政府最後一年約33%,下降至現在27%。
財政部定義長債比率是「長債占前三年GDP平均數比率」,因此賴清德說法有誤。根據財政部11月1日公布最新長債比率,今年統計至9月底為27.21%,2016年為32.97%,符合賴清德所說數據。不過,財政部預估今年底長債比率將是30.63%。
再檢視政府的長債數據,2016年底為5兆3393億,而今年目前已累積至5兆8338億(11月10日國債鐘),預估年底達到6兆5676億。
▲圖2:近年中央政府長期債務(紅框為查核中心所加)/來源:財政部官網
依據2022年立法院預算中心總預算評估報告,指出中央政府債務呈現上升趨勢,建議「減緩債務累積並加速償還債務,以維財政穩健」。今年審計部總決算報告也指出,政府債務已達5兆餘元,且預估2023至2029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必須再舉借債務,因此建議要運用累計剩餘、減少舉債、增加債務還本。
因此賴清德稱債務縮減、控制,僅針對長債比率而言,若檢視政府長期負債,可發現從2016至今不斷累積、增高,且立法院與審計部的專業意見,均指出政府應減少舉債、增加還債。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