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船蛆營養美味,應改名叫作「無殼蛤」以利推廣。(圖/翻攝自Plymouth University)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船蛆是以木材為食的海洋蛀蟲,也被稱作是海中「樹蟲」。不過,有科學家近日表示,船蛆只需要水和木頭就能養殖,是擁有高營養蛋白質的「永續食物」,味道近似牡蠣,若未來透過養殖場方式繁殖,最快6個月就能收穫,可望成為「替代食物」。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認為,過去船蛆會在水下的木材鑽洞,包括沉船和碼頭,被視作海中的害蟲,但牠們可以將廢木材轉化為高營養蛋白質,若能將船蛆重新命名為「無殼蛤」,將有助於作為食品推廣。
雜誌《永續農業》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詳細介紹了一系列測試,研究人員發現船蛆的B12維生素含量高於其他動物,幾乎是紫殼菜蛤的2倍。若養殖時再添加藻類飼料,船蛆還擁有Omega-3脂肪酸,可降低血壓、避免心血管疾病,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
普利茅斯大學指出,由於裸蛤不會投入太多能量來生長貝殼,所以牠們的生長速度比其他貝類和牡蠣快得多,只要短短6個月就能長到30公分長並被收穫,但其他貝類則必須養殖2年才能收穫。
如今減少碳足跡正夯,科學家表示「我們迫切需要替代食物來源,既能提供富含微量營養素的肉類和魚類,又不會造成環境成本。」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打造一種可控且封閉性的水產養殖系統,在確保水質和食品安全的情況下,不僅能在城市環境設置,而且只需投入木材和水,就能養活船蛆。
▲團隊利用木材養殖船蛆。(圖/翻攝自Plymouth University)
科學家強調,過去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沿海居民都會食用船蛆,他們並非先例,時至今日,菲律賓人也會把野生船蛆當作美味佳餚,有時生吃,有時像魷魚一樣搗碎後油炸,因為味道近似牡蠣,「但我們認為,在魚條和魚餅等加工食品中,船蛆作為白肉替代品會更受歡迎。」
過去從未有人嘗試養殖船蛆,但船蛆營養豐富,且養殖過程對環境影響非常小。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吸引了海產商、英國生態協會、劍橋哲學學會、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等機構的資助與青睞,而該團隊科學家也希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養殖船蛆用於食品生產的組織。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