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圖/記者廖婕妤攝)
記者廖婕妤/台北報導
台泥(1101)積極轉型,近1個月內豪砸逾500億元擴大低碳版圖,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本身每年的現金流是足夠支持未來的新發展,不過,中華信評認為,台泥金額偏高的資本支出計畫,可能導致未來2-3年內難以大幅降低其借款槓桿。
台泥11月接連宣布斥資255億元在加拿大打造低碳電芯廠,及最高不超過266億元擴大土耳其及葡萄牙的低碳水泥持股,投資人對於資金來源有疑慮,張安平表示,台泥每年現金流都可支撐發展,對於未來幾年的資金規劃都已做好準備,台泥在土耳其跟葡萄牙的投資,都是營運非常不錯的公司,最重要的是這2間公司其實是沒有任何負債的。
對此,中華信評認為,這些投資計劃可望進一步分散台泥的營收結構,並進一步降低對中國水泥市場的依賴程度。台泥計劃將其在OYAK及Cimpor的持股比例從目前的40%分別提高至60%與100%,投資總金額約為新台幣266億元。前述交易可能於2024年Q1完成,台泥將在交易完成後將該兩項投資合併至該公司的財務報表中。
中華信評提到,OYAK及Cimpor兩家歐洲水泥公司2023年前3季的營收合計約為新台幣380億元,淨利則約為新台幣44億元。在環保法規日益趨嚴的大環境下,增持股份亦可望使台泥的低碳水泥銷量顯著增加,進而提升台泥的競爭力。
此外,台泥也規劃在加拿大興建鋰電池廠,預計將耗資約新台幣255億元。該電池廠將使台泥2028年的鋰離子電池產能從2023年的3.3GWh增至5.1GWh,進而提升該公司在全球高效能鋰電池市場的地位。
中華信評指出,若不透過大量股權融資籌措資金,台泥規劃的資本支出可能在未來2至3年內使公司的借款水準大幅升高。由於Cimpor與OYAK合併至財務報表,加上台泥的中國水泥業務績效表現有所改善,因此台泥應可在2024年將其借款對EBITDA比略為降至3.5倍至3.7倍之間。
不過,由於2025年至2027年加拿大鋰電池廠的高額興建支出,台泥同一期間的借款槓桿可能難以進一步降低。此外,收購OYAK可能將使台泥面臨土耳其的通膨與利率皆較高的國家風險。台泥計劃興建的新鋰電池廠不但專案執行風險較高,且該公司因電池市場快速變化而衍生的業務風險亦可能會因此升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