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安平媽、台中大甲媽,兩尊同樣分靈於湄洲祖廟的媽祖,在台南安平進行「百年相約會香」締結成為歷史盛事。(圖/記者林東良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台南安平媽、台中大甲媽,兩尊同樣分靈於湄洲祖廟的媽祖,先後於公元1668~1770年相隔百年,「朝封」(帝制階級)~「道封」(道教信仰體系)前來台灣就職護佑黎民百姓,3日下午4時10分雙方在台南安平進行「百年相約會香」締結成為歷史盛事!
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盧友禮主委率廟方委員於3日下午3時許,向安平媽進行上香起駕儀式,而後盧主委率委員及大批信眾在前,安平媽鑾駕鎮後,徒步迎向安平區安平國中前,指出「百年之約˙雙后會香」現場,迎接台中大甲媽鑾駕。
台南市民政局長姜淋煌、安平區長蕭泰華、台南市議員盧崑福、蔡淑惠、王家貞、李啟維也到場迎接大甲媽神鑾,現場聚集數以千計的信眾,等待迎接大甲媽,將安平國中周圍道路擠得水洩不同,幸好轄區市警四分局警力及安平天后宮維安人員維持秩序,仍空出迎駕的場域。
3日下午近4時許,安平媽的神轎停於慶平路與國平路口的運河河畔觀景台時,上空下個毛毛雨,未多久,安平媽背後的北邊上空出現一道彩虹;隨後,大甲媽車隊從國平路的南邊進來,神轎從車上下來時,其背後的南邊上空也出現一道祥光,南、北各出現祥瑞之光,讓現在民眾認為是兩尊媽祖共同為大家帶來好運。
而大甲鎮瀾宮由董事長顏清標、副董事長鄭銘坤帶領進2千人員到安平,加上地方信眾,現場超過5000人。安平媽迎接大甲媽後,兩頂神轎一前一後為排百餘公尺長的民眾「鑽轎底」,來讓他們向媽祖為自己的心願祈福。
鑽轎底後,兩尊媽祖神轎由各陣頭陪伴前往安平開台天后宮,到了天后宮整個廟埕、廟內擠帶信眾,大甲鎮瀾宮的三尊媽祖─正爐媽、湄洲媽與副爐媽恭請至廟內,由廟方為三尊媽祖洗塵、補妝及宴請等,一切儀式結束後,廟方恭請大甲媽離去。
安平開台天后宮盧友禮主委指出,根據歷史文獻中指出,公元1661年4月22日(農曆辛丑3月23日)中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25000大軍的船艦在金門料羅灣集結,次日抵澎湖東西蒔嶼的港灣,停泊3天後,鄭軍跨越黑水溝,遇逆風折回,轉往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奉請鎮殿三尊媽祖護船再往台灣前進,鄭成功於1661年4月29日(農曆辛丑3月30日)抵達鹿耳門外海休息,夜間下令出航,當時狂風驟雨海象驚險,日漸天光竟風平浪靜,鄭軍選擇從荷軍沒有派軍把守的北線尾沙洲淤淺的鹿耳門港道進軍,海道佈滿堅硬鐵板沙礦床,為了避免擱淺,鄭成功向護船三尊媽祖祈求,午時大潮護送鄭軍船艦順利通過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隨後一路捷報收復台灣。
盧友禮主委說,日治時期初期的〈請求安平天后宮給還書〉便有出現「開台天后宮的媽祖是鄭成功從湄州天后宮迎請而來」,日昭和八年(1933年)的《台南州祠廟名鑑》,明確記錄安平天妃宮興建於1668年。
大甲鎮瀾宮相傳清雍正8年(西元1730年),自中國大陸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全家移民來台,途經大安港至大甲堡定居謀生,並向湄洲媽祖祖廟恭請一尊天上聖母神像自家裡奉祀,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神像,紛紛前來膜拜。
清雍正10年(西元1732年),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事後經林永興先生本人同意後,興建小祠。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小祠改建,小廟曰「天后宮」。
安平開台天后宮主祀安平媽、大甲鎮瀾宮主祀大甲媽,在道教信仰及傳統帝制的禮制,安平開台天后宮(安平天妃宮)興建於鄭氏王朝1668年;大甲鎮瀾宮建「天后宮」於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兩尊同樣分靈於湄洲祖廟的媽祖,先後於公元1668、1770年受到「道封」登上后位,執掌「朝封」禮制。1668~1770年相隔102年,透過張珣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在「標準化與帝國隱喻:從天妃的「朝封」與「道封」談起」紀要提出論述,百年「朝封」(帝制階級)~「道封」(道教信仰體系)前來台灣就職護佑黎民百姓,百年相約會香為締造成為歷史盛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