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揚塵抑制作業有成,今年揚塵大減93%。(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濁水溪揚塵問題已經存在300多年。環境部與相關單位合作,6年來先後投入20億元,今(12日)公布改善成果,除了讓裸露面積減少77%,增加近1千公頃綠地,相當38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也成功讓揚塵事件日從106年的59次,今年剩下4次,等於減少93%,民眾不用再「吃飯拌沙」,更成為黑面琵鷺、東方白鸛等200多種鳥類的生態樂園。
「風飛沙」問題一直困擾濁水溪溪畔的民眾,過去「吃飯拌沙」狀況屢見不鮮。為解決問題,行政院從107年督導相關部會推動2期各3年的「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6年來相關單位陸續投入20億元在各項工作上,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揚塵改善成果。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蔡孟裕指出,濁水溪揚塵為強風引發的自然現象,主要發生在東北季風與颱風期間,在經濟部水利署、農業部、環境部、地方政府等單位共同參與下,揚塵事件改善成果顯著。包括農業部減少沙土流到下游淤積,以及進行灘地造林,以數層樹林阻擋降低強風造成揚塵影響,另經濟部水利署則持續進行河道濬沙及擴大長效型水覆蓋與綠覆蓋等。
也因為跨單位合作,蔡孟裕指出,揚塵事件日大幅下降,從106年的59次,今年剩下4次,等於減少93%,民眾不用再擔心「吃飯拌沙」,也讓濁水溪溪畔多了好幾個讓可以進行戶外活動的地點。另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PM10)的年平均濃度,6年來也下降4成,濁水溪畔裸露面積也減少77%,植生面積增加991公頃,相當於3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更成為黑面琵鷺、東方白鸛等200多種鳥類的生態樂園。
蔡孟裕強調,前兩期方案績效固然顯著,但還有部分工作需要繼續完成,所以環境部也再一次整合各單位資源與經費,提出第三期行動方案(1131至115年),在本月1日提報行政院審議,將結合淨零排放,持續建構河川藍、綠帶,營造永續河川,共創美好環境。
▲環境部與各單位攜手合作,濁水溪揚塵大減93%,並增加約38座大安公園面積綠地。(圖/記者許敏溶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