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的利率幾乎都由美國決定,因此我們應該知道美國決定利率的標準。圖為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準會。(圖/路透)
● 趙慶燁(조경엽)/KB金融管理研究所前所長、工商管理博士
● 盧泳佑(노영우)/《每日經濟新聞》國際經濟記者、經濟學博士
● 陳柏蓁/譯者
2022年2月美國基準利率雖然是0.25%,2023年6月已經上升到5.25%。短短1年之間,利率上升了5個百分點。如果分別用這兩個利率計算,借款1億韓元的人,1年前的年利息是25萬韓元,1年後變成525萬韓元,等於要還的利息增加了20倍。隨著美國猛烈升息,曾經維持「零利率」的歐元區,同一時間政策基準利率也從0%上升到4%,韓國的基準利率從0.5%上升到3.5%,世界各國都著急地跟著一起升息。這個過程宛如對有貸款的人丟出「利息炸彈」,房地產、股市、虛擬貨幣等各種投資的資產價值全部大幅下跌。簡單來說,全球經濟都受美國的升息風暴所打擊。
從2022年起到2023年為止,全球金融市場發生的現象都清楚顯示,全世界的利率幾乎都由美國決定。利率的決定考慮了景氣、物價、匯率等多種經濟變數,但是這個邏輯只有對美國、或跟美國有相同立場的國家才算數。對與美國立場、情況不同的國家而言,除了本國的經濟變化之外,美國的利率政策也是影響自己決定利率的重要變數。換句話說,美國如果實施考慮經濟與政治發展的貨幣政策,其他國家必須先看美國採取何種政策,才能決定自己的貨幣政策方向。重要的是,美國的利率政策方向是對美國自己有利,不是考量歐洲、亞洲等其他國家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升息或降息。其他國家只能看「美國的、根據美國、為美國好的利率調整」來決定利率,因此我們應該知道美國決定利率的標準。
超低利率是相對近期的現象
▲ 從1959年至2023年,這段期間美國平均的基準利率是年利率4.8%。(圖/路透)
首先回顧美國以往的基準利率。根據韓國銀行的資料顯示,從1959年至2023年,這段期間美國平均的基準利率是年利率4.8%。對照2023年6月美國的基準利率是年利率5.25%,目前美國的利率水準是在過去60年的平均之上。但是從歷史資料來看,美國5.25%的基準利率還不算高。美國基準利率最高是在1980年12月,年利率達到22%,現在大約只有當時的五分之一;最低是在2008年12月至2015年11月,這段期間的基準利率是0.25%。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美國也是維持基準利率0.25%。從2009年1月至2023年2月,最近這14年之間,美國的基準利率平均是0.79%。
美國基準利率的變動
由於美國在最近13年都維持著幾乎0%的利率,大家逐漸習慣「利率不到1%」,因此美國大動作將利率調升到5.25%,讓大家非常驚訝。對習慣於過著幾乎零利率生活的人,年利率5.25%是非常高的水準。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美國的資本主義歷史記載,利率接近0%反而是一種例外。這就是為何過去60年美國的平均利率會落在年利率4.8%。
▲ 美國基準利率的變化。(資料來源:韓國銀行)
這麼說來,先前美國的利率曾經有過什麼變化?1960年代初期,物價不高,失業率也不高,美國的基準利率維持在低水準。後來美國加入越南戰爭,資金需求大增,大量發行貨幣造成物價上漲,1960年代後期,基準利率上升到9%。面對物價上升,美國用提高基準利率抑制物價,這個方法不論是當時或現在都一樣。當時包含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依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簽訂的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實施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布列敦森林體系確立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並將1盎司黃金與35美元掛鉤。在這個制度下,任何國家只要拿出美元,美國就必須以1盎司黃金兌35美元的比率進行交換。這個時候美國無法隨意透過增減貨幣發行量影響世界經濟,金本位制度曾經扮演限制美國任意實施貨幣政策的角色。
1970年代,因為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國獲取了金融霸權。1960年代美國為了取得越戰資金,發行了過多美元,造成無法繼續用美元兌換黃金。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宣布停止美元與黃金交換,讓美元與黃金脫鉤,結束了金本位制度。尼克森衝擊(Nixon Shock)讓各國對美元的信心降低,當時美國處於物價上漲率超過10%的大通膨(great inflation),美元體制出現動搖。
▲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停止美元與黃金交換,讓美元與黃金脫鉤,結束了金本位制度。(圖/視覺中國CFP)
為了穩定美元價值,美國打出「油元」(petrodollar)牌。1974年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兩國簽署貿易協定,沙烏地阿拉伯承諾,未來輸出石油只接受美元交易,美國則保證沙烏地阿拉伯的國家安全。因此,美元雖然沒有黃金可以當作靠山,依然能維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從此之後,美元享有與其他國家貨幣不同的特殊地位,當美國實行貨幣政策增減美元發行量,全球經濟就跟著波動,世界當然也因此受美國政策很大的影響。
擺脫停滯性通貨膨脹與利率上升
1970年代,美國陷入物價上漲與失業率同時增加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當時的聯準會主席保羅.沃爾克下猛藥打擊通貨膨脹,1980年基準利率上升到年利率22%,終於成功穩定物價。因為若無法讓高達年平均15%的通貨膨脹率下降,美國經濟就無法維持穩定。1970年代發生兩次國際油價暴漲的石油危機,加上美國攻擊性的升息,全球經濟陷入不景氣,但是美國經濟卻因此得以穩定,從1990年代開始維持著低物價與低失業率。這時美國的利率大約維持在5%上下。
▲ 2008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風暴,美國的基準利率破天荒地降到0.25%,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大量在市場灑出貨幣,度過金融危機。(圖/路透社)
2008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 loan)風暴,金融機構以低利率浮濫放款的後遺症浮現,股市也發生泡沫化。由於金融機構資金短缺,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之中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因此宣布倒閉,造成危機迅速擴散,美國的金融系統陷入癱瘓。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的基準利率破天荒地降到0.25%,並且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大量在市場灑出貨幣,這才度過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零利率政策一直持續到2015年,全世界的利率也維持在很低的水準。因為美國已經調降利率,歐洲、日本、亞洲等其他國家就沒必要將利率維持在高水準。
2015年之後,美國為了克服零利率政策的負面效果,開始逐漸調升利率,世界各國也跟著升息。但是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癱瘓經濟,美國再次使出零利率手段,希望藉由降低利率刺激消費與投資,利用政府提供的補助金保護美國人民。其他國家同樣為了克服疫情帶來的衝擊,追隨美國採取零利率政策,但是疫情逐漸趨緩後,大量放出貨幣的反效果開始顯現。市場上因為有太多貨幣發生通貨膨脹,美國的物價上漲率超過9%。隨著通貨膨脹的惡夢出現,美國非常積極地調升利率,在短短1年之內,利率上升了5個百分點。攻擊性的緊縮政策讓全球的企業、個人與國家紛紛繃緊神經,為了追隨美國的腳步辛苦不已。
▲ 趙慶燁(조경엽)、盧泳佑(노영우)著,陳柏蓁譯,《一本書讀懂利率:利率就是錢的時間價值!40個關鍵概念,解析利率為什麼有高有低,該怎麼用它才聰明》,商業周刊。(圖/商業周刊提供)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一本書讀懂利率》。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