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好事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特別下鄉走訪四個團隊,包括北斗田野勤學、社頭半線香草園、福興晨照農場及埤頭藝龍種苗場。(採訪撰稿/記者邱筱茜;攝影剪輯/記者姜國輝)
記者邱筱茜/採訪報導
長期關注青年新創團隊的好食好事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親自下鄉走訪,了解各個團隊青農發展情況。
半線香草莊園負責人劉煌基表示,「好食好事基金會看見了我們青農返鄉的一個面向,可能專業能力不足,幫助我們農業機關來去做媒介,讓農業機關來教我們怎麼種、怎麼加工。」另外,藝龍種苗場負責人張義鑫表示,「我們起初從這個食農教育完全不熟,藉由業師的輔導,我們可以到現場觀摩跟導覽,讓我們了解到青農到底在幹什麼,而回到自己的場域之後,會知道怎麼做。」
▲藝龍種苗場負責人張義鑫,和捐助人代表魏應充一對一交流。(圖/記者姜國輝攝)
以彰化為基地辦理食農創生計畫,目的是希望北漂南漂的青年能返鄉成功創業,近日第二屆計畫順利落幕,團隊群募達成率高達221%,其中前竹科工程師陳光鏡夫婦都是北斗人,原本在北部發展,因為想給家人健康黃豆,決定回鄉創業,還有福興鄉青年農民陳照委放棄化工職業選擇返鄉種洋香瓜,捐助人代表魏應充也和青創團隊一對一交流。
▲▼彰化唯二的香草農劉煌基和好食好事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到田裡參觀香草種植。(圖/記者姜國輝攝)
田野勤學負責人陳光鏡表示,「魏董在產業有很多的經驗,特別在食品這一塊,有提到蠻多像是在原物料的供應,包含在終端產品上,怎麼讓價格更接近一般社群能夠消費,不僅能夠擴大我們在營銷的部分,同時也可以增加更多,在於土地照顧跟種植的部分。」另外,晨照溫室農場負責人陳照委也提到,「魏董傳授他的一些管理方針,也是青農比較缺乏這種管理跟成本的概念,魏董傳授的管理很專業也讓我們值得學習,收穫很多。」
▲晨照溫室農場負責人陳照委,放棄化工實驗室的穩定工作,大膽地走向務農道路。(圖/記者姜國輝攝)
好食好事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表示,「地方創生最重要的目的是這一些原來在北漂南漂的年輕人,因為有食農創生的機會能夠有收益,可以在家陪伴父母,如果地方創生的模式在彰化縣能夠成功,未來也想複製到其他縣市,一起和大家來勤耕這一塊福田,讓很多食跟農專業的年輕人,能夠回到家鄉。」
▲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過去在科技業工作,離開高薪行業後返鄉從農,還辦了一所「野學校」。(圖/記者姜國輝攝)
好食好事基金會自2022年啟動「食農創生計畫」,以基金會捐助人魏應充的故鄉彰化為試辦基地,透過給予地方團隊實地輔導、業師培訓以及品牌行銷設計課程等資源協助食農創業,促進在地產業發展及吸引青年人才返鄉,也期盼地方創生模式能夠複製到其他農業縣市,藉由加速器資源回饋,持續帶動地方發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