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10月27日0時10分逝世 。(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2023年即將收官,回顧中國政經社會事件,今年可謂多事之秋,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會議召開,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開啟第三個5年任期為起點,影響多項事件發生、政策推動,還包括李克強逝世、秦剛李尚福消失等,亦反映中國政壇人事大震盪,《ETtoday新聞雲》盤點第一到第五個中國2023十大政經社會事件,帶你回顧充滿戲劇性的2023。
1、李克強裸退滿半年就猝逝 「最低調總理」悼念者卻絡繹不絕
中國大陸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68歲。當天他的遺體由專機從上海護送至北京,11月2日在北京火化,天安門廣場上下半旗致哀。他的突然離世,引發中國民間緬懷浪潮,從他工作過的河南,到家鄉安徽,民眾自發獻花累積成山丘。
他被廣泛認為是前領導人胡錦濤的得意門生,歷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河南省省長、中共遼寧省委書記等職務。作為從中國精英院校北京大學畢業的經濟學者,他最初被委以中國經濟重任,其減少財政刺激、推行結構改革和去槓桿化的經濟政策被稱為「克強經濟學」。細數10年總理之路,外界對李克強評價大多是他經濟專業、親民誠懇,但比起前總理「鐵血宰相」朱鎔基、「溫情感性」溫家寶,李克強的大國總理形象顯得低調樸實。今(2023)年 3 月中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告別演說」只用了1小時,可當時現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直到他回到座位就坐後才停下。
▲大陸房地產巨頭碧桂園。(圖/視覺中國CFP)
2、從地產巨頭到瀕臨崩潰! 碧桂園深陷債務危機
碧桂園創立於1992年,至今已經有30年的歷史,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而在前兩年,恆大集團等中國房企暴雷時,碧桂園的財務表現相對穩健,因此是中國當局認證的模範建商。碧桂園今年上半年還是中國房企中銷售面積第一,但就在下半年,碧桂園的危機全面爆發。
碧桂園先是在7月底發出預告,指出由於房地產銷售下滑,導致毛利率下降與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上半年淨利潤將出現虧損,緊接著在8月上旬公布450至550億人民幣的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9.1億人民幣獲利轉虧,虧損規模高達1/4個股本。與此同時,碧桂園也未能如期支付兩筆債券共2,250萬美元的利息,出現債務違約問題。碧桂園承認自己正面臨階段性的流動性壓力。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秦剛。(圖/路透社)
3、淪史上最短命外長! 秦剛「被消失」謎團未解
中國大陸前外交部長秦剛自6月25日最後一次出席公開場合後,就消失在鏡頭前,官方最初表示他遇到了健康問題,但此後一直拒絕回答任何細節。直至7月25日陸官媒《新華社》發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簽署主席令,免去秦剛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並任命前外長王毅回鍋擔任外交部部長。
秦剛一向被視為是習近平的愛將,也在去年12月被習近平「欽點」從駐美大使升任為外交部長,但他僅做了207天就被免職,成為中共史上任期最短的外交部長。10月24日晚間,先前已被免去外交部長的秦剛,再被拔除大陸國務委員的職位,政治生涯徹底告終。外媒曝光,秦剛「因為婚外情而接受調查」,中方調查事件有否損害中國國家安全,但中國官方目前仍未透露他的去向。
▲拜習會。(圖/路透社)
4、中美破冰? 拜習會隔1年再登場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眾所矚目的「拜習會」,在11月15日落幕,這是兩位領導人1年多來的首次面對面會晤,被視為處理美中兩國緊張雙邊關係的關鍵一步。中共官方定義這場會面是「運籌大國關係的大手筆」。拜習會後1個月,美中參謀首長也終於進行暌違已久的通話,雙方恢復軍事溝通。
拜習峰會達成了多項具體成果,兩位領導人承諾通過成立聯合工作小組來打擊致命的芬太尼貿易,以加強執法協調。此外,他們同意恢復軍事間通信渠道,以減少誤判風險,這被視為在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的緩和積極信號。在跨國安全方面,拜登和習近平承諾保持高層對話,以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們還同意啟動有關人工智慧治理的新對話,反映了雙方在促進負責任的AI發展上的共同利益。或許這次會議的核心是承認美國和中國都應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保持開放溝通和在分歧上的建設性對話,防止衝突升級。
▲大陸新修訂完成的《反間諜法》於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圖/CFP)
5、中共新版《反間諜法》正式生效 或惡化中國生活與經商環境
中國反間諜法修正案7月1日實施,擴大間諜行為定義,包括「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者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等的網路攻擊、侵入、干擾、控制、破壞等活動」、「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以及其他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等皆被匡列為間諜行為。
由於今年以來陸續發生多起涉嫌違反中國國安法與反間諜法的案件 ,加上新法條文關於「間諜行為」與「國家安全利益」的定義又模糊寬泛,反間諜新法生效前已引起外界關注和憂慮。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CSC)更示警,在中國的美企和個人可能因傳統商業行為面臨懲罰,這可能讓北京視為間諜行為,或使北京認為有助外國對中國實施制裁行為。對於外界的擔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回應,「只要是依法依規合法合規,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