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逼「太瘦了吃多一點」 她免疫系統崩潰⋯從食物找回愛自己

▲▼柯沛如從食物探索愛自己的方式,進食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回台推廣食農。(圖/記者林育綾攝)

▲柯沛如從食物探索愛自己的方式,進而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如今回台推廣食農文化。(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大人追著小孩餵飯,逼迫「吃多一點!」、「你太瘦了」、「要把飯吃完才能OOO」⋯這些是華人社會餐桌上常見的情形,柯沛如也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直到她大學畢業後準備創業時,免疫系統疾病爆發,不明疼痛、腫脹,她才發現從未接受過自己的身體,引發一連串的身心崩潰,進而踏上研究食療之路;從食物探索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後來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來推廣食農,獲美國食物智庫評選為「14個改變食物的女性」。

▲▼柯沛如透過「食物」找尋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進而踏上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如今在台灣推廣食農文化,也將過往心路歷程寫成《用愛發酵》一書。(圖/柯沛如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沛如重新找尋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進而踏上研究食療之路。(圖/柯沛如提供)

●為了當乖小孩,把自己當「鵝肝」強迫進食

柯沛如分享,從小她非常渴望得到母親的認可,為了一句「你很乖」願意赴湯蹈火,當媽媽說她太瘦了、要多吃一點,她像養鵝肝一樣要求自己多吃,儘管肚子很飽甚至疼痛,都還是照吃。因此她從小就經常腹痛,母親也會悉心帶她看醫生,但當時的她,只重視媽媽對自己的評價,遠勝於她對自己身體的了解。

儘管努力的吃,她還是沒有達到理想體重,甚至也用「又黑又瘦的猴子」來自嘲,成為家中那個「從小體虛、吃藥的孩子」。直到後來赴美國念書,開始一連串挑戰自我的旅程,像是趁高中暑假時到泰國偏鄉教英文、創辦非營利組織;還到南非貧民窟的愛滋病診所當志工;甚至自己設計學分,通過艱難的大學學程申請等,她努力用自己的方式過得充實,遠離孩童時期那隻「小猴子」。

但就在大學畢業後,原先衝勁十足,想將海外的經歷帶回台灣,準備開拓新的企劃時,萬萬沒想到最常跑的地方成了「醫院」。身體不明的疼痛和腫脹,讓她精神越來越差,最後發現是免疫系統疾病,醫生建議她用類固醇和免疫藥物來減緩惡化,並提醒「減少環境巨變」,等於宣告她的創業夢想因為這場疾病,被否定了一切。

●免疫疾病爆發⋯才發現「從未接受自己的身體」

吃藥、回診、小心遵循醫囑,對一般人來說是普遍的事,但對柯沛如來說難以接受。不服輸的她前往美國一家瑜伽中心,希望快速戰勝病魔;但光是每天兩次的體位法練習,對生病的她來說十分吃力,有一次她提早離開教室,縮在大廳中哭泣,瑜伽中心的主廚上前關心她,柯沛如哭著說,「我好累,我只希望身體不再疼痛。」沒想到主廚對她說,「親愛的,妳如果想要康復,必須先接受自己的身體。

她才意識到,一直以來她將疾病視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想趕快好起來、回歸事業跑道,不斷督促自己做得更多,但身體卻不斷發出訊號,「不要,不要。不要再逼我了。」她與身體成了敵人,免疫系統疾病也證明,她在心理上也不分內外的攻擊自己,不斷排斥、責怪自己的身體,忘了應該與身體站在同一陣線,身體如何能一起合作、修復呢?

●用「食物」跟身體重新溝通、對話

柯沛如開始學著接受身體,不再浪費力氣排斥、厭惡,把免疫病當作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敵人,而是需要陪伴和疼愛的夥伴後,改變了她後續的瑜伽課體驗,感官也重新打開了。她發現「食物」能夠跟身體直接的溝通、對話,透過更有意識的選擇食物、被有能量的食物滋養,成為她探索學習疼愛自己的方式。

▲▼柯沛如透過「食物」找尋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進而踏上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如今在台灣推廣食農文化,也將過往心路歷程寫成《用愛發酵》一書。(圖/柯沛如提供)

▲柯沛如接觸食農業者,一步步走上推廣食農文化之路。(圖/柯沛如提供)

她搬到舊金山灣區研究食物療法,參加包曼學院的「全人廚師課程」,更深入瞭解食物與人的健康關係,改善了身體的健康,也接觸食農業者;逐漸的,她越來越常走入小農市場,許多食物開始自製,一步步走上推廣食農文化,後來也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甚至在2019年獲得美國食物智庫Food Tank評選為「14個改變食物的女性」。

疫情期間,她與伴侶返回台灣定居,希望在台灣推動食農文化,也希望協助更多小農,透過故事來傳遞自己的好。她將自己為何走上這條路,還有自己與食物對話的生命經驗,寫成《用愛發酵》一書,作為慢慢認識台灣這塊土地、與人們對話的第一步。

這本書表面上在談食物,更深層的背後在談「愛自己」,以及愛我們的土地、愛孩子;更進一步探討,每個人一日三餐與身心的緊密關係;甚至理解「從產地到餐桌」之間,並沒有分隔成兩邊的界線,不是遙遠的距離,而是相生相息、同在一起的循環。

▲▼柯沛如透過「食物」找尋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進而踏上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如今在台灣推廣食農文化,也將過往心路歷程寫成《用愛發酵》一書。(圖/柯沛如提供)

▲柯沛如與兒子浩安、農場主人Jered。(圖/柯沛如提供)

●垃圾食物的負面標籤

對於什麼是「健康的食物」,她承認過去有段時間也會兩極化的分類,例如對炸雞、冰淇淋、可樂貼上很多負面標籤,然而仔細去探究,會發現這些所謂的「垃圾食物」,是長年來集體文化、商業行銷手法告訴我們,這是簡單就能獲得的快樂。很多人選擇這些食物,是因為他們想透過這方式來獲得幸福。

她過去也會激進反對,但後來意識到「對食物有慾望,其實也是很珍貴的一件事」;現在她會更深入的去想,選擇一樣食物的背後原因,而不是過度的審查和批判。

●把食物的主導權,還給孩子

如今自己有了孩子後,也發現有時候會忍不住的想方設法、逼小孩多吃一口健康的食物;但後來她與伴侶決定,把食物的自主權教給孩子,她每一餐提供當季的、適合的、健康美味的食物,但「孩子要不要吃、吃多少,都由孩子自己決定。」

▲▼柯沛如透過「食物」找尋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進而踏上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如今在台灣推廣食農文化,也將過往心路歷程寫成《用愛發酵》一書。(圖/柯沛如提供)

▲柯沛如將食物的主導權,交給孩子來決定。(圖/柯沛如提供)

尤其是離乳時期開始這樣的方式,小孩一開始或許會吃得很髒亂,或是不一定在預期的時間進食;但藉由這樣自主的探索、決定的過程,孩子會擁有喜樂的食物體驗,並且早點認識各種食材的獨特風味,減少偏食的可能,從小跟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學會「聆聽身體的需求」。

有一次她準備完餐點,問孩子要不要吃,孩子說還不想,只想畫畫;當她開始焦慮擔心時,決定跟伴侶一起忍耐餵食的衝動,他們繼續自己的晚餐,安靜的等待。過了一會兒,孩子主動放下畫筆,爬上餐桌自己的位置開始進食,一整碗的飯和魚,一下子就享用完畢。

因此她的孩子身材精瘦,卻非常健康、充滿活力,儘管公園裡有些阿嬤會說「這孩子怎麼那麼瘦?」讓她又回想起小時候華人文化的拘束,但她決定忍住拿起湯匙「逼小孩多吃一口」的衝動,「我相信,這就是他自然健康的體重」,提醒自己別因為作為父母的著急,就忘了去信任孩子。

▲▼柯沛如透過「食物」找尋跟身體對話、愛自己的方式,進而踏上研究食療,成立「食物文化合作社」,如今在台灣推廣食農文化,也將過往心路歷程寫成《用愛發酵》一書。(圖/柯沛如提供)

▲柯沛如推廣食農文化,也將過往心路歷程寫成《用愛發酵》一書。(圖/柯沛如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