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人文公園區段徵收開工 預計2026年竣工延續斗六市綠色門戶

▲雲林縣政府於今日上午舉辦「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政府於今日上午舉辦「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工程」今(2)日舉辦開工動土典禮,縣長張麗善親臨現場主持典禮並指出,此案係為斗六市都市整體發展需要,並於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中明訂相關規定,實踐整體都市景觀設計,提供民眾更好的生活品質,打造優質生活及居住環境,完善整體都市機能與照顧弱勢責任。

因應極端氣候之變遷,於區內規劃滯洪空間,補強都市計畫之滯洪及防災功能,並考量原都市計畫之住商用地已趨於飽和,透過區段徵收提高土地之容許使用強度,建構合理的土地使用配置,讓商業軸線得以延伸,同時規劃完善之公共設施及社會住宅,強化都市多元機能。

雲林縣政府地政處説明,該案開發區面積共計17.88公頃,包含機關、公園、綠地、停車場、道路、第一種住宅區、商業區、宗教專用區等用地,開發範圍主要以雲林路、明德路、大學路及中山路既有道路為邊界,不影響既有土地發展紋理,其中明德路、雲林路二段都市計畫寬度40公尺道路,因尚有部分未徵收開闢,經過本次整體開發拓寬後,將有效改善現況道路縮減的情形,大幅提升通行之安全性及便利性。

縣長張麗善指出,對於原本的人文公園,規劃保留3.4849公頃之原有大草坪特色,並將人文公園定位為可提供舉辦全國性、地區性及社區性的活動場域,具有彈性使用的特性,同時兼具都市防災及生物棲息的自然功能,將來連同膨鼠森林公園可稱為斗六地區最大的公園綠地及文創活動基地,在保留原有紋理的同時,也提供具備生物棲地、美化都市景觀、滯洪防災及舉辦大型活動等多元功能,將原本的人文公園全面升級,以延續斗六市綠色門戶的特色意象。

此案工程工期約760天,預計於2026年上半年竣工,未來完工後,將有效強化對自然災害的抵禦和適應能力,防止淹水情形之發生,減緩氣候變遷帶來之衝擊,期望達成聯合國2030環境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1項指標「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及第13項指標「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使斗六地區成為更友善、永續及宜居的韌性城市。

▲雲林縣政府於今日上午舉辦「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政府於今日上午舉辦「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區段徵收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