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賴清德刷新三度執政歷史紀錄 「國會未過半」現隱憂

▲▼ 蔡英文、賴清德、蕭美琴、余天出席「新北市土城選前造勢晚會」。(圖/記者湯興漢攝)

▲賴清德贏得總統選舉,為台灣民主史奠定「延續第三度執政」的里程碑。(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在總統大選中獲勝,刷新台灣民主化以來,延續第三度執政的歷史紀錄,開票過程中,「侯康配」、「柯瑩配」一路拉鋸,「賴蕭配」則持續維持小幅度領先,最終拿下4成選票,然而,本屆民進黨立委選舉失利,多名現任立委中箭落馬,國會席次未過半,已為未來4年執政之路埋下隱憂。

回顧過去1年多競選過程,賴清德作為最早確定投入選戰的候選人,始終居於領先地位,8月份與當時第二名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支持度差距高達20個百分點,這個起跑優勢也維持到終點,雖然在11月底藍白兩組候選人底定後,國民黨基本盤回歸,雙方甚至一度拉近至誤差範圍,但今天晚間開票過程,賴清德依舊一路維持領先,且拿下超過4成選票。

對賴陣營來說,這個選舉結果可說是「意料之中」,一名與聞機要的輔選要角選前即預判「50萬票」這個關鍵數字,將之視為必須突破的天花板,希望盡可能拉開與第二名的差距。今晚選舉結果揭曉,綠營達成此目標,但國會未過半,使得賴清德恐怕難以享受勝選的「蜜月期」,究其原因,除了今年總統選局三腳督,執政包袱沈重導致社會瀰漫「討厭民進黨」氛圍,整體選情偏冷導致投票率低等外在因素,賴清德面對萬里老宅等爭議事件的處理態度、民進黨內勃谿不合,恐怕也是肇因之一。

民進黨經歷2022年地方選舉大敗後,賴清德通過同額競選接掌黨魁,隨後厲行黨務革新,作風鐵血震撼黨內,例如通過史無前例的「排黑條款」,使英系中常委黃承國無法繼續爭取連任,英系立委蔡易餘之父、前立委蔡啟芳也被排除,不僅如此,立委提名過程爭議頻傳,最終賴清德籌組的「民主大聯盟」累計高達7人退選,更多次陷入派系傾軋窘境。

一名黨政高層曾形容,賴清德就是一位個性嚴肅、擇善固執的「昭和男」。他素來以剛正不阿著稱,有時過於堅持己見,不只一位黨務主管及中執委都曾描述類似的場景:比起「接受眾人建議」,賴清德更習慣在內部會議「嘗試說服大家」,他無疑是一位強勢黨主席,事必躬親外,也習慣單線領導,這種性格使他在面對派系治理這門功課時,難免失去「折衝」的彈性,造成各方勢力難以心無罣礙地為他抬轎,加上在選戰末期,地方動員、整合旗下組織的主動性不如預期,均使地方輔選幕僚備感壓力。

不過,從選舉結果觀之,儘管國會席次表現不盡如人意,賴清德依舊在三腳督局面下衝破4成天花板,贏得了這場總統選舉,為台灣民主選舉史奠定「延續第三度執政」里程碑,除此之外,選舉結果也進一步驗證,至少有4成台灣民眾認同繼續延續蔡英文政府「世界的台灣」的國家方向,同時肯定賴清德「民主力量要團結」、「國家朝野要團結」、「民主陣營要團結」3大主張。

賴清德今晚發表勝選感言時說,這場勝利,有3個重大的意義:第一個意義,告訴全世界,在民主和威權之間,中華民國台灣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第二個意義,台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總統自己選」;第三個意義,在3組候選人中,「賴蕭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

總體而言,在藍白兩黨均無法成功催動棄保狀況下,賴清德號召「選對的人,走對的路」、讓「世界的台灣」贏得全球民主第一場勝利等訴求,成功鞏固綠營基本盤。他除了是唯一一位從去年9月就有系統地公布國政藍圖的候選人,選前8度環台造勢、凝聚支持者向心力也展現驚人的毅力,「鐵人」稱號當之無愧。

另一方面,賴清德選戰末期延攬駐美代表蕭美琴擔任副手,透過舉辦社群之夜、跟進網友喊出「美德贏台灣」等訴求,加上總統蔡英文賣力催票吸引「英粉」回流,搭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王義川、正國會市議員卓冠廷、政治評論員李正皓發起「搶救王義川大兵」行動,召喚鐵桿支持者出門投票,綠營至少已達成「總統勝選」目標,如願守住民進黨本土政權,即將開啟極具歷史意義的「賴清德時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