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部分關稅減讓中止 學者:須設想貿易戰可能

▲▼上海洋山深水港,貨櫃,貨運,海運,集裝箱。(圖/路透社)

▲上海洋山深水港。(圖/路透社)

文/中央社台北14日電

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勝選。學者分析,中共對台經貿施壓不談理性,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中止絕不是最糟狀況,新政府必須設想中共對台發動貿易戰的對策。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今天上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24台灣大選後新政展望與挑戰」座談會,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座談。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表示,中共為求強化政權,經濟施壓等作為沒有理性考量,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中止絕對不是最糟狀況;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有沒有可能中國也對台灣發動貿易戰。

▲▼上海洋山深水港,貨櫃,貨運,海運,集裝箱。(圖/路透社)

李鎮宇認為,中共統治政權不是以經濟為基礎點,各式作為都是為了穩定政權,甚至不惜「損人不利己」,倘若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戰,台灣可以反擊的關鍵是什麼?怎麼樣可讓對方也感到「很痛」?台灣政府應先預判最糟狀況、擬出對策。

他指出,台灣目前對於ECFA這件事情過於輕忽,早收清單中部分產品對中依賴度還是蠻高的,政府必須設想應對措施,「如果ECFA斷了,我們的策略是什麼,這些都要開始去想」。

提到台灣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李鎮宇坦言,台灣可否加入多國貿易架構,這個過程很容易受到國際政治因素介入,建議政府應先將重點推動工作放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日本、澳洲可做為努力爭取對象。

▲▼上海洋山深水港,貨櫃,貨運,海運,集裝箱。(圖/路透社)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陳珮芬表示,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降低,不過不是「去除」,世界多數國家也不會完全斷絕與中國經貿往來。以台灣電子產業來說,為了因應中國廠商需求,台商於中國在地生產實為較佳選項。

陳珮芬指出,包括電子產業在內等台商,回台生產未必適合,建議政府較為務實作法應為,擴大協助有意另外布局的廠商與新南向當地台商合作鏈結,協助在中國台商克服移轉供應鏈的困難,包括往新南向地區轉移、購買製造設備、人工成本、培養當地供應商承接業務能力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