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可單獨任命閣揆 學者:少數政府不是國際特例,小黨來去很快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週三青年日舉行青年座談,探討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下同)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2024總統暨立委大選落幕,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破除八年魔咒,但卻失去國會第一大黨的優勢,在國會三黨不過半的狀況下,民眾黨以8席不分區立委成為藍綠競爭的關鍵。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17日表示,少數政府其實不是國際特例反而是國際常態,英法都有多次經歷,賴清德可以單獨任命行政院長不須國會同意。另外,對於民眾黨在此次大選中崛起成為國會第三黨,蔡榮祥認為,在西方研究中,小黨總是來去很快,最大困境就是容易被大黨吸收,如何延續保鮮期取決於小黨能否提出政策與主張。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蔡榮祥是在這場座談會中,做上述表示。同場受邀與青年面對面的專家學者,包括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台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以及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指出,2024選舉結果開創了台灣政治新局,包括美、日等民主國家紛紛賀電,意味著穩健行駛中的本土台派路線獲得國際肯定與支持。然而,由於國會選舉的結果是三黨不過半,這使得未來行政與立法的互動,還有各政黨間的競合關係,將影響台灣未來的發展。

董思齊說,民主的實踐絕對不是只有在投票的那一刻,全體台灣人民,特別是青年朋友,在選後仍應持續關心公共事務並監督各政黨的當選人,同時督促各政黨與政治人物在未來各種議題與立場上,做出符合國民期望及國家利益的選擇。董思齊也呼籲,回應時代需求,新國會在開議後,應將推動落實「青年主流化」的《青年基本法》設定為不分黨派的共同目標,為更美好的未來一同努力。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對於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接下來要面對國會朝小野大的局面,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也表示,賴清德可以單獨任命行政院長不須國會同意,少數政府其實不是國際特例反而是國際常態,英法都有多次經歷。

至於聯合政府的可能性,蔡榮祥認為,重點在行政權能的運作,新政府應避免行政權被癱瘓,未來的台灣政治,雖然有不同聲音,但希望還是能良好運作。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這次大選,國際媒體對台灣的報導熱烈程度再創新高,從品質與數量上來看皆是如此,可見台灣已成為世界的台灣,然而許多人仍用與中國對抗的敘事看台灣,似乎能自由投票就是打臉北京、抗中勝利,簡化了內部的歧異。

陳方隅表示,藍白政黨仍存在反美親中立場,且民進黨沒有獲得太高選票,主要是選民不知道藍白親中態度,且國防外交離一般人太遠,致使國人不了解美中競爭的影響,以及如何與民主國家加強同盟,未來只能繼續推廣講座,與各界多做溝通。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

▼台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指出,2024的總統大選結果,是台灣再次展現拒絕九二共識的意志,「賴蕭配」在選前宣示將延續蔡英文路線,顯見「維持現狀」已是對外政策的核心立場。

吳瑟致認為,面對中國介選,台灣內部還存在許多第五縱隊,諾魯與台灣斷交是中國測試新總統與國民黨反應,提醒中國支持的政黨與人員不要因選輸而調整路線,未來中國將會關注各政黨的立場與內部路線之爭,台灣面對困境,不論執政在野都要團結,建立對中國的科普化與識讀中國。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根據美國專家結論,台灣選舉不管誰贏,對於台灣前途雖然有重要影響,但都不至於產生可怕結果,顯示台灣有自我調整能力。台灣十年來透過美食、經濟、半導體等方式被世界看見,如何持續增加世界認識台灣,應有更多層面。另外,台灣選後的經濟,面臨世界通膨、青年失業率、全世界都在週遭國家都在產業升級,台灣青年如何與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競爭,維持本身的競爭力很重要,眼光不能只看到中國,要有更好的世界觀。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指出,今年在選舉過程中,有非常多國際觀選團到台灣,顯示外媒與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台灣。對於年輕人比較支持第三勢力,張育萌認為,台灣已被世界看到,未來四年,台灣內外都有高度壓力要面對,內部也有世代問題,除了執政黨,青年也責無旁貸,需要重拾不同世代間的溝通且不帶特定立場,持續讓年輕人接觸到相關資訊,才有可能增加國會監督的能量。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選舉是認識自己的國家最好的時候,可以看見自己的優缺點,但1月13日選後的台灣尚沒有喘息的機會,對內,台灣面臨了政黨政治的民粹化、空洞化、淺碟化,口號激起對立與選票;府會之間的不確定性也可能造成災難與政治海嘯。在對外方面,台灣面臨兩岸與國際問題,每經過一次選舉對民主國家都是挑戰,兩岸問題沒有也在台灣消失過,包含在地協力者、中國介選都會在台灣層出不窮。

沈有忠也提醒,台灣面對其他國家的產業升級與全球布局,應提前布局、超前因應,至於世代之間的落差,政府有責任感同年輕人困境,避免口號治國,青年主流化的聲音要被主流政黨所聽見。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

▲Y’s Day「週三青年日」17日晚間舉行青年座談,針對2024大選結果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評估,進行討論。           。(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