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教學結合人社課程!清大:開創新世代研究與創新

▲▼清大從新學期起,將人社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希望開創AI世代的研究與創新。(圖/記者許敏溶攝)

▲清大從新學期起,將人社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希望開創AI世代的研究與創新。(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生成式AI火紅,也衝擊各大專校院教學研究。清華大學除了為全校學生開設一系列AI通識課程及工作坊,今天(29日)宣布,新學期將生成式AI融入歷史及社會文化分析等人文社會課程,引導主修中文、歷史、教育、法律、管理的學生善用AI工具,有心深入AI領域的人社學生,還可選修「人工智慧與應用」基礎19學分及進階21學分課程,開創AI新世代的研究與創新。

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後,這些文字生成的大型語言模型,對人文社會領域的各個層面都帶來新的影響,也對大學教學與研究。清大是全台第一所針對生成式AI成立工作小組大學,今天宣布新學期起,將人文社會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AI浪潮來襲,清大學生要做的不僅是逐浪而行,還要成為造浪者」,清大校長高為元指出,就像80年大學生全面學習使用個人電腦,資工系以外各領域學生,都將迎接生成式AI帶來機會,例如現在常看到應用生成式AI來翻譯、繪圖,就需要語言、藝術人才加入程式開發,故人社領域人才的投入,將大幅提升生成式AI水準,讓理工與非理工專業可進行合作與互動。

▲▼清大從新學期起,將人社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希望開創AI世代的研究與創新。圖為人社院學生應用ChatGPT 分析史料、歸納重點。(圖/清大提供)

▲清大人社院學生應用ChatGPT 分析史料、歸納重點。(圖/清大提供)

清大教務長巫勇賢則表示,人社領域學生專長,在於「以人為本」的思辯能力,這是AI難以取代,而AI所寫的文章或繪圖,比較沒有深度與溫度,也是目前AI無法達到,但在AI技術加持下,人社領域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語言文字分析,並評估社會影響、開發教學科技等,讓AI更適切為人所用。

清大從新學期起,將人文社會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巫勇賢說明,新學期開設的歷史與社會文化分析等人文社會課程,將結合生成式AI教學,引導主修中文、歷史、教育、法律、管理的學生善用AI工具,今年9月新學年開設的醫學人文課程,也將結合AI教學。

至於如何將生成式AI融入課程,巫勇賢認為,ChatGPT可成為學習夥伴,例如進行議題探討時,負責破冰並刺激大家思考,也能相互詰問,藉此讓觀點更多元深入,透過學生與ChatGPT的互相質疑與詰問,學生的觀點更能禁得起檢驗。

清華人社院院長李卓穎,本學期新開「生成式AI指令與歷史學習及研究」,就是AI融入人社教學的課程之一。李卓穎表示,這門課將應用ChatGPT 分析史料、歸納重點、發現問題、並提出辨證與反思,例如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時,會讓ChatGPT擔任其中一位組員或提出相反論證,有了AI組員加入,可刺激學生討論,讓論點推進的更多元且深入。

此外,巫勇賢表示,清大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還錄製一套「人文社會AI導論」線上微課程,為人社學生的AI基礎知識打底,有心深入AI領域者,還可選修「人工智慧與應用」基礎19學分及進階21學分課程,全面強化系統性學習。該中心也開發出三套生成式AI指令集,包括人文社會學科通用版、科技與社會版、哲學版,公開在清大網頁,供人社領域師生下載使用,讓師生學會如何問問題,以及問出好問題。

清大人社學院學士班大四的洪睿辰,上學期就選修校內AI課程,並將ChatGPT應用在自己最感興趣的編劇領域。洪睿辰說,自己發現生成式AI用在搜尋素材、解讀劇本時可以事半功倍,但編寫出的故事卻缺乏原創性與獨特性,讓自己更堅信:現在AI科技無法取代人類創作。

▲▼清大從新學期起,將人社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希望開創AI世代的研究與創新。圖為清大已開發出「人文社會課程之生成式AI指令集」。(圖/清大提供)

▲清大已開發出「人文社會課程之生成式AI指令集」。(圖/清大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