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府發言人余治明(左)還原輿情費真相,右為前國民黨發言人蕭敬嚴。(圖/記者郭世賢翻攝,下同)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
基隆東岸商場事件成為政論節目不斷熱議主題,基隆市府發言人余治明受邀到前國民黨發言人蕭敬嚴的節目,說明前市府的《促參OT契約》僅授權廠商經營,卻默許廠商「自行增建」擴增營業面積,然而合約內容與租金並未調整,致使市庫短收。余治明還原時間過程說明,1920萬媒體通路回饋與2000萬提升服務品質經費,根本是不同的項目,更不是輿情費,而是有心人士惡意抹黑,故意錯置名詞混淆大眾。
余治明指手舉板說到,早在2月5號對手陣營律師說合約內出現「輿情費」、「2000萬」遭質疑是美化媒體費用。2月20號市長在記者會公布1920萬「媒體通路回饋」,有人看到媒體二字,就「斷章取義」,又認為是輿情費。所以輿情費一說,出現兩派人馬,一派人認為是1920萬,另一派認為是2000萬。
余治明說,直到22號晚上有人抹黑2000萬輿情費是市長小金庫,隔天自己開直播澄清,說明2000萬用於停車場硬體設施,並強調絕不是輿情費。然而有節目說發言人打臉市長,還說輿情費是2000萬不是1920萬。
余治明說明兩點,第一、根本就沒有輿情費,第二、2000萬是提升服務品質經費,契約文字是「委因應委託營運期間之輿情反應、科技發展、政府政策及其他提升服務品質經費等」該文字從前市府的契約就有載明,並用在高壓灑水系統、循環站吸菸亭設施。
余治明說,而1920萬媒體通路回饋,是微風在信義區的電子看板,放上基隆市的廣告宣傳的回饋項目。所以輿情費一詞就是被斷章取義,有心人士操作的結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