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巡隊巡邏艇斯丹崗號(BRP Sindangan)在南海執行任務,與中國海警船發生碰撞。(圖/路透)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漁船在金門翻覆事件後,兩岸協商至今無果,而中方也派海警船在周邊海域巡查,登檢我觀光船「初日號」。不過,此一事件後,國人也開始注意到,原來中國海警船經常大動作進入周邊爭議海域,並跟鄰國發生海上衝突。縱觀來看,東海中日一直存在釣魚台爭議,近來台灣金門水域事件,再往南邊菲律賓跟中國,近來也多次發生海上衝撞事件,而澳洲更強化海上投資,中國在整個第一島鏈、區域間各國,確實引起不少海上爭端。
大陸的「三無船舶」(無船名號、無船籍港、無船舶證書)在2月14日進入金門禁限海域,海巡驅離無果後,準備進行登檢,在追逐過程中,該三無船隻以高達40節的速度,加上右滿舵急轉彎下翻覆,釀成2傷、2死亡的憾事。
事後,海巡署跟中方代表多次協商至今依舊沒有結果。在此同時,中國方面也派出海警船在周邊海域巡查,在2月19日在金門和廈門之間的海域,罕見登上台灣籍的觀光船「初日號」,登檢時間長達半個小時。
事實上,中國海警總噸位是排名全球第一名,自2018年時,中國海警局就納入解放軍武警編制,他們擁有千噸級以上公務執法船,就超過150艘,而2000噸以上執法船超過68艘、1.2萬噸級公務船2艘,總噸位超過36萬噸。在配置上,國安人士坦言,規格已超出各國海警單位的配置。
這次金門事件後,從國際視野觀察,國人開始注意到,原來中國海警船長期大動作進入周邊爭議海域,並跟鄰國發生海上衝突。在東海部分,日本跟中國就一直在釣魚台周邊海域有不少衝突事件,2023年時,日本指控中國海警船航行於釣魚台周邊鄰接區超過337天、侵入釣魚台周邊領海33次;而中國方面則反控,是日本船非法進入領海。
對此,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甘羽強調,釣魚島及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海警艦艇依法在管轄海域,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活動,日方無權「說三道四」。此外,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前副院長何雷中將,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中方不希望在釣魚島發生戰爭,但也不懼怕開戰。
中日在釣魚台海上衝突還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年9月發生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在釣魚台海域與中國大陸漁船發生衝撞,並將中國船長詹其雄扣押。當時,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約見日本駐華大使,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攔截行動,而日本海上保安廳則決定以妨礙公務罪逮捕這艘中國漁船的船長。
除了日本之外,中國跟菲律賓也多次發生海上衝突,2023年底,菲律賓多次指控中國海警船惡意衝撞,而中國方面聲稱是阻止菲方運送物資到仁愛暗沙水域。在衝突期間,菲方指控中國海警用水砲攻擊、惡意衝撞外,還以軍用雷射干擾,但中方則強調有理性克制。
▼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在菲律賓海警船隻,向駐南海仁愛礁執行補給任務時使用水砲攻擊。(圖/路透)
中國在海上的相關作為,確實引起菲律賓政府的不滿,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近日在澳洲的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論壇上發表演說,就有觸及南海的議題。
小馬科斯公開指責北京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咄咄逼人的行為,包括使用水砲和軍用級雷射以及用衝撞手段驅趕菲律賓船隻;同時,菲律賓外交部長馬納洛(Enrique Manalo)在接受媒體訪問中也公開表示,菲律賓希望與中國和平解決海上爭端,但要向北京傳達一個簡單的訊息,「停止騷擾我們」。
若是再把視角往島鏈的南邊看,澳洲同樣對於中國在區域間的相關作為感到困擾,澳洲外交部長(Penny Wong)4日於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舉行的峰會上表示,澳洲將在4年間投資6400萬澳元(約新台幣13.2億元)促進區域安全繁榮,其中包括4000萬澳元,與東南亞國家的優先要務一致。
黃英賢表示,正面對破壞穩定、挑釁、脅迫的行動,包括「不安全的海上與空中行為」,而自由開放的南海航道對整個區域的貿易至關重要。她強調,南海、台灣海峽和湄公分區(Mekong subregion)發生的事,越過整片太平洋會影響所有人。
整體而言,中國確實在第一島鏈、區域間各國海域有大動作的海上行動,不僅僅針對台灣。不過,國安人士表示,中國在本次金廈海域的動作強度,確實不如南海、釣魚台海域的行為,這次事件,中共並沒有超過釣魚台的作為,也沒有超過在南海、菲律賓的相關作為。
國安人士認為,某程度上因為「金廈」之間,當成共榮生活圈的推廣區,決策上要不要抓那麼緊,或是針鋒相對,換位思考的話,認知操作的程度,會抓在以央視為核心的周邊社群,不是所有媒體跟社群。
▼ 菲律賓海巡隊船艦6日遭中國海警船發射雷射光攻擊干擾。(圖/翻攝自臉書/Philippine Coast Guard)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