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案衛福部列9檢討作為 出養評估由地方政府辦理、強化社工敏感度

2024年03月16日 14:03

▲劉姓保母虐死1歲童。(圖/記者陳以昇翻攝)

▲劉姓保母虐死1歲童,引發社會關注。(圖/記者陳以昇翻攝)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1歲男童「凱凱」遭兒福聯盟引介的保母虐死,引爆輿論怒火。為此,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8日安排衛福部進行報告。針對各界關注的出養童遭虐致死案,衛福部在報告中列出9項檢討項目,包括未來出養必要性評估由地方政府辦理,強化社工專業知能及對兒虐的敏感度,並提升訪視頻率,地方社政機關對育有未滿3歲子女的脆弱家庭,也應造冊予衛生主管機關掌握。

衛福部此次專案報告主題定為「社會安全網推動情形及策進作為」,整份書面報告共計9頁,其中有約4頁是針對政府的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進行說明,以及成果報告,針對虐童案的精進檢討作為僅有2頁討論篇幅。

根據書面報告,行政院於2018年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一期計畫(2018-2020年),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公私協力,3年投入近70億,至計畫屆期已設置社會福利服務中心139處、集中篩派案中心22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7家、聘用2440名社工人力。

為強化社安網政策觸及面向與涵蓋範圍, 立基於第一期計畫基礎建構,提出第二期計畫(2021-2025年),預計5年將投入407億餘元 (中央平均補助達7成)及各類專業人力計9821人,包含公部門7797 人及補助民間團體 2024 人。

綜整社安網第二期計畫2023年資源布建情形,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布建達156處,服務多達5萬6753戶脆弱家庭,且服務後再被通報保護案件比率為1.93%;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布建達11家;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布建達48處;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布建達36處;充實地方政府各類專業人力達5452人,進用率達87.9%。

在成果方面,全國集中篩派案中心受理35萬2363件保護性或脆弱家庭通報案件,有99.99%案件完成派案評估;屬家庭暴力及兒少保護通報計18萬2945件,其中屬前一年內保護服務結案件數計9409件,再通報率為5.14%。

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協助兒少虐待個案診療、通報及後續追蹤等服務模式,協助嚴重、複雜且有爭議的兒少虐待案件計 2,958 件。另為精進及擴充兒少安置資源,補助108個民間團體及兒少安置機構,導入特殊需求或身心障礙兒少各項專業照顧或治療資源等,受益兒少計2844人次。

地方政府心理衛生中心合併多重議題社區精神病人服務涵蓋率達 97.7%,精神照護資訊管理系統第 1、2 級個案服務涵蓋率達 99.4%、藥癮個案管理服務涵蓋率達95.3%。勞動部也提供個別化就業服務,協助約5000名精神障礙者及21萬名青年就業。

教育部也依規定聘足專業輔導人力,專任輔導教師國民小學置1613 名、國民中學置1802名,高級中等學校置1589 名;專業輔導人員置 678人。

針對各界關注的出養童遭虐致死案之檢討,衛福部在報告中指出,未來將強化服務流程與機制、網絡單位與各級政府之間之合作,並明確各自角色與任務,避免憾事再發生。

檢討後之結論共計有9大項:

(一)收出養評估機制:為釐清地方政府與收出養媒合機構之分工及迴避利益衝突,未來出養必要性評估,由地方政府辦理。

(二) 收出養前安置服務:為確保兒少最佳利益,於收出養前獲得妥善照顧,由地方政府依委託安置程序,運用轄內安置資源提供協助,並支應相關費用,倘地方經費不足,中央將予以協助。

(三) 對於提供全日托之居家托育人員,本部將儘速邀集各地方政府研商訪視頻率,並訂定相關指引。

(四) 對於依委託安置程序照顧被安置兒少之居家托育人員,強化教育訓練、完善督導考核機制,並研議較優薪資待遇。

(五) 收出養媒合機構訪視機制:強化媒合機構之社工之專業知能及對兒童虐待之敏感度與辨識能力 ,並提升訪視頻率、建立訪視機制及標準化流程。

(六) 地方社政主管機關之角色: 加強地方社政主管機關之監督職責,包含對居家托育服務人員之監督、對收出養媒合機構之監督與服務提供審查,並建立地方社政主管機關複訪機制。

(七) 強化社政及衛政網絡合作: 地方社政主管機關對育有未滿3歲子女的脆弱家庭、接受政府委託安置及出養兒童、受監護兒童,應造冊予衛生主管機關,以利安排專責醫師關注兒童身心發展與受照顧狀況。

(八) 地方政府分工非中央政府權責,地方政府應明確跨科(室)案件分工合作機制;如涉有跨縣(市)爭議者,由中央協助釐清。

(九) 檢討重大兒虐事件處理機制:各級政府應明確分工,屬重大兒虐案件之主管權責應以負責保護服務體系之主管單位為主責。

衛福部強調,未來,中央持續攜手地方及民間團體,努力接住每一個寶貴的生命,使家庭及社會更加安全韌性,讓國人生活在安全無虞的環境。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