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經典照片回顧。(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陶本和、崔至雲、杜冠霖、袁茵/台北報導
10年前,2014年的3月18日晚上9點,200多位反對立法院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群眾,開始試圖翻牆進入立法院,並在短短30分鐘就成功佔領立法院議場。本來以為僅是一場靜坐抗爭,沒想到的是,這一靜坐便長達24天,且撼動全台、國際媒體,甚至深深影響台灣後來10年的政治局勢、兩岸關係,以及民眾對國家認同的走向。
自2008年馬英九上任總統以來,反對黨與許多民間團體開始對執政當局不滿,許多青年社會運動者開始在不同議題的抗爭活動中集結;舉凡野草莓運動、國光石化開發案、文林苑都市更新議題、反媒體壟斷,到洪仲丘事件引起的白衫軍運動,其中反媒體壟斷的運動中,更明確引出這一世代的青年,對「中國因素」的憂心。
馬英九執政後,開始推動與中國政府更深層次的經濟聯繫,2010年海峽兩岸雙方代表在重慶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2013年兩岸代表在上海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此一協議,意在開放雙方更自由地投資服務業,中國開放金融、醫療等80種行業,台灣則開放交通、美容等64種行業,儘管是強調經濟貿易自由化,但觸動造成台灣中小企業損害與兩岸政治的敏感神經,引起諸多台灣人士的擔憂,埋下引爆318太陽花學運的關鍵因素。
▼318太陽花學運大事紀。(圖/記者皮心瑀、陶本和製,點圖可放大)
「半分忠」事件引燃怒火
2014年3月17日,時任國民黨籍立委張慶忠在立法院以不到30秒的時間,宣布《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超過90天,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交立法院院會存查。此舉引起民進黨的不滿,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喊話,隔天要癱瘓立法院會。
隔天3月18日,反黑箱服貿行動聯盟、反媒體巨獸聯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勞工、環保等多個公民團體開始集結,並討論佔領立法院行動的可能性,甚至放出風聲,聲稱抗議群眾要前往總統府前抗議,誤導警方強化總統府周邊的戒備。
當天晚間9點左右,立法院外200多名抗議群眾,在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陳為廷和林飛帆領導下,學生開始從立法院大門與濟南路側門趁著警衛反應不及衝入立法院,並跟警方爆發激烈衝突,不到30分鐘,抗議學生團體就成功從立法院青島東路側門打破玻璃門進入議場。
接著,佔領議場的學生隨即發表「318青年佔領立法院,反對黑箱服貿行動宣言」,要求重新實質審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隨後,林飛帆也提出,「我們代表人民奪回立院」、「我們歡迎在野黨朋友加入人民行動」、「我們要求馬政府、總統馬英九立刻親自到國會回應人民訴求」等3項要求。
▲太陽花學運,抗爭學生成功佔領立法院議場。(圖/本報資料照)
民進黨大咖到場靜坐力挺 立委阻擋警察攻堅行動
民進黨為了表達力挺的態度,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以及前行政院長游錫堃等黨內4大咖,紛紛趕到現場,並在議場外的階梯上靜坐,聲援抗議的學生。
3月19日凌晨,警方發動攻堅行動,但議場主席台後方的門口有民進黨立委吳宜臻、李應元、葉宜津、管碧玲、尤美女、田秋堇、林淑芬和姚文智等人鎮守,最終讓警方放棄攻堅。
不過,清晨警方再次執行清場任務,但學生人數眾多,以及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台聯立委周倪安等人強硬介入下,始終無法成功。同時,警方也開始從各地調派鎮暴警察到立法院支援。
警方經過一整晚的清場攻堅任務失敗後,抗爭學生於早上8時,舉行記者會提出3大訴求:第一,立法院長王金平要求警方立刻退出立法院;第二,馬英九道歉、行政院長江宜樺下台;第三,重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儘速完成兩岸簽署協議時的相關法案。
▼蘇貞昌、游錫堃、蔡英文、謝長廷到場力挺。(圖/本報資料照)
激進派攻佔行政院 引發鎮暴警強勢驅離
3月23日晚間,200多名激進派學運成員,成功攻進行政院,許多原本在立法院的抗議人士轉往行政院,使得參與人數增加至1000人左右;其中,有上百名的群眾衝進行政院內辦公室,主建物大門被從內部打開,使得更多群眾湧入行政院內並與警方發生多波衝突。
江宜樺在跟馬英九通話後,要求警方實施強制驅離,當天凌晨0時起,鎮暴警察共發動多達5波的驅離行動,甚至動用鎮暴水車的高壓水柱,一直到清晨5時,警方才順利將佔領行政院院區的抗議群眾完全驅離。但是,抗議群眾仍聚集在外與警對峙,鎮暴警三度出動鎮暴水車驅趕民眾。
▼太陽花學運,警方強制驅離抗議民眾。(圖/本報資料照)
拋出退場條件 先制定《兩岸協議監督審查條例》
在王金平三度召開朝野協商會議,皆無法達成共識之下,學生代表陳為廷、林飛帆則舉行記者會,提出應該先制定《兩岸協議監督審查條例》來審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要求朝野立委全數支持抗議學生發起的承諾書活動後,佔領立法院的抗議學生便會主動撤離議場。
對於抗議學生寄送的承諾書,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林鴻池表示,在無法確認抗議學生的目的前暫時不考慮簽署;而國民黨黨團首席副書記長費鴻泰則表示,在會議上許多立法委員也提議由馬英九邀請民進黨成員進行辯論。
此番態度等同反對抗議學生訴求,陳為廷則宣布擴大抗爭行動,並號召民眾前往凱達格蘭大道遊行;林飛帆則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佔領立法院的行動沒有訂定結束時間。
▼太陽花學運,警方強制驅離抗議民眾。(圖/本報資料照)
王金平聲明帶來轉機
一直到4月6日,王金平率領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林鴻池、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等人發表演說。王金平承諾,將會藉由立法院院長的職權在《兩岸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不會召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的黨團協商會議。
抗議學生則集結包括黃國昌、呂忠津、蔡培慧、陳為廷、賴中強和林飛帆等太陽花學運重要幹部召開記者會發表回應。林飛帆肯定王金平願意在職權範圍內就「先立法再審查」做出承諾,但表示仍希望能夠得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將盡快交付委員會做實質審查的承諾。
▲▼太陽花學運經典照片回顧。(圖/本報資料照)
宣布退場 4月10日走出立法院
4月7日晚間,馬英九、江宜樺、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等人,參加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辦的黨團大會,並且由王郁琦就《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的各種不同版本提出報告與說明。
會中,馬英九表示,希望王金平能夠協調朝野政黨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本會期內完成立法,而江宜樺則提到政府主張《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逐條審查可以同時並行。
在黨團大會結束後,林鴻池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會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排審《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並希望將各個版本併案共同審查。
隨後,晚間8時,陳為廷率領全體學生運動幹部在立法院議場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佔領立法院行動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因此邀請支持者在4月10日下午6時聚集立法院以迎接撤離議場的學生。
4月10日上午11時,林飛帆離開立法院議場;當天晚間,佔領議場的學生和民眾手持向日葵從立法院議場正門離開,隨後將手上的向日葵傳給在外等候的2萬名支持群眾。這場為期24天的學生運動,終宣告落幕。
▲▼太陽花學運經典照片回顧。(圖/本報資料照)
台灣認同意識抬頭 牽動10年政局、兩岸關係走向
在太陽花學運落幕之後,國人對於台灣認同意識抬頭,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調查,2008年全台僅43.7%自認為台灣人,而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這一年,攀升到有60.6%民眾自認是台灣人。
此後,「台灣認同」、「抗中」成為這10年間,民進黨選戰的神主牌。2014年11月的地方大選,泛綠在全國22縣市拿下14席,泛藍僅剩8席,翻轉藍綠政治版圖;而2016年,蔡英文以56%得票率贏得總統大選,民進黨在國會也拿下過半席次,首次完全執政;馬英九長期主張的兩岸交流基礎「九二共識」,也在這幾場的選戰中逐步被掃入歷史。
2019年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中,提出「兩制」台灣方案;而蔡英文隨即舉行記者會,確立習近平將「九二共識」定調為「一國兩制」,更是將「九二共識」在台灣政壇送進棺材中。
接著,在香港運動爆發之後,蔡英文在2020年總統大選,以史上最高817萬票之姿取得連任,台灣的國家認同意識被推至最高點。隨後,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爆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外資、台商紛紛撤出中國市場,兩岸交流、貿易明顯減少;台灣從依賴中國的單一市場,轉向佈局其他國家,而台灣的GDP從2016年的17.5兆成長至23兆,平均經濟成長率是3.4%,股市從2008年的8000點到2024年一度突破2萬點。
不過,不可諱言的是,兩岸關係也持續惡化,來台陸客從2015年超過400萬人次,到2023年僅有22.6萬人次;陸生也從2016年的4萬人,減少至2023年的400多人。兩岸經貿方面,台灣對大陸出口佔比從43.9%,在2023年降至35.2%,對大陸投資也大減。
在軍事部分,兩岸敵意升高,軍事情勢漸趨緊張,中國在台海周邊、第一島鏈的各項軍機、軍艦的軍事行動也趨於「常態化」。在2024年的總統選戰中,「戰爭與和平」成為在野陣營的主要攻防議題之一,而大陸台辦系統也聚焦此場選戰是「和戰抉擇論」。
2024新國會怎處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在318運動的訴求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要求立法院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王金平已向學生做出承諾,當時的行政院也在群眾退場前提出草案,讓這場學生運動得以落幕。
只是經過了10年之久,民進黨從2016年至2024年間,取得國會席次過半的完全執政態勢,這部法案共有8種草案版本提出,但依舊石沈大海。
在2024總統大選期間,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拋出兩岸政見時,就有公開承諾,在就職總統一年內,會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並建立司法監督機制及青年監督機制,並在就職後10個月內公布《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戰略》;不過,侯友宜並未在這場選戰中勝出。
國民黨團態度「不動」 不幫民進黨擦屁股
即便侯友宜未能順利當選兌現政見承諾,但2024年選戰後,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的局面,國民黨拿下52席立委,成為國會最大黨,這讓侯友宜要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的政見露出一線曙光。
不過,據了解,新國會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針對該條例想以「不動」為主,但只要民進黨拿出來討論,國民黨也會站出來討論,但目前這個會期,黨團並不會把該法條列為優先討論的事項。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受訪表示,為讓學運落幕,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承諾,「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前,將不會召集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議相關的黨團協商會議」,也就是「先立法、再審查」的原則。
賴士葆說,過了這麼多年,國會為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開完20幾場公聽會,而民進黨執政8年完全不審該條例,以目前兩岸的現況來說,兩岸要對話,現在雙方因為沒有《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許多貨貿、服貿都沒有辦法推動,「民進黨根本就是玩假的」,只要條例通過了,兩岸很多事情就可以談,國民黨未來一定會全力推動」。
黨團副書記長羅智強表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民進黨在政黨輪替前主打的政見,甚至要求用「台灣與中國監督條例」來立法,但是八年過去一場空,民進黨應該要出來告訴社會大眾,為什麼跳票?
有不具名的藍委認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不會推動也不用推動,目前國民黨是在野黨,只要監督就好,行政權在民進黨手上,國民黨不需要幫他們擦屁股。他甚至直言,未來根本不會有任何兩岸協議的簽署,這個「監督」的意義何在?他是想不出來。
民進黨還未討論到 以反制中國法案為主
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態度方面,這個會期以反制中國法案為主,現在有很多已經應接不暇,還沒有討論到這個地方(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目前黨團沒有針對這個題目做更多討論。
民進黨立委黃捷受訪表示,2016年政黨輪替後,包含行政院以及朝野立委都有各自提出兩岸協議監督的版本,但光是法案名稱是使用「台灣、中國」或「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無共識,所以最後不透過訂定專法,改以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方式。
黃捷指出,後來在2019年三讀通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之3條,兩岸協商簽署政治協議,開始協商前以及協商後,都需經過審議通過,最後協議草案也需通過全民公投,才能簽署、換文,由總統公布生效。如果中國企圖以商逼政,通過協議夾帶一個中國的話,都會需要經過國會審議、全民公投。
黃捷表示,馬政府時代,企圖透過服貿擴大對中國的經依賴,以為是救命仙丹,豈知卻是飲鴆止渴。2015年馬政府執政末期,台灣出口到中國、香港的總額佔全部出口額39%。蔡政府執政,截止2023年為止,佔比已經下降至35%,且細看出口到中國的品項,42%是半導體,2015年台灣出口中國的品項中,半導體只佔了15%。
她說,這證明了不止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佔比下降,而且從出口品項來看,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技術領先全球,進口佔比雖然還有35%,但卻是中國必須仰賴台灣的半導體。
民眾黨將推自己法案版本 建構兩岸訂定協議標準作業
在民眾黨團方面,民眾黨團表示,當時318的5大訴求是「公民能參與、資訊要公開、人權有保障、政府負義務、國會能監督」,人民主張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使兩岸官方交流,在確保國家安全、人民福祉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原則下進行,以提高兩岸相關協議透明度、建立人民的信任。
民眾黨團指出,10年來多少政治人物坐收太陽花紅利,卻未能落實人民訴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遲未通過,等於事前的監督與事後全案審查完全無法做到,民眾黨會推出自己的法案版本,建構兩岸訂定協議的標準作業流程,強化立法監督權,以確保兩岸協議符合國家最大利益及民眾福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