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圖/CFP)
文/中央社上海27日電
中國為解決房地產爛尾而推「白名單」制度讓銀行對接資金,但在公布2個月後,絕大多數建案融資進展緩慢,多地遠未出現復工潮。更有台商直言,台企建案「連進白名單的資格都沒有」。
今年1月12日,住建部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進白名單工作。這是由地方政府針對當地建案篩選後,層層上報,之後再由官方推送給銀行,但銀行還要審批,才能決定給予融資。
中國房地產報微信公眾號今天發出報導,以天津的情況為例,表示首批房地產建案白名單在2月2日出爐,共篩選出22個建案,涉及融資需求近人民幣50億元(約新台幣220億元),相關名單已向全市34家金融機構推送。
報導指出,入圍建案在經歷50多天的「找錢」體驗後,融資落地「仍在路上」,大多數建案仍處於銀行對接階段,甚至部分建案面臨被移除名單風險。
天津當地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建案入圍白名單只是第一步,主要取決於金融機構的研判,接受來自銀行端更為謹慎的二次篩選。綜合考慮包括建商的還款來源及收益等因素後,擇優開展信貸合作。他坦言,「從白名單融資落實情況來看,目前多數項目融資進展緩慢」。
報導說,當地幾個被列入白名單的建案傳出復工的消息,但實際走訪發現,只是在為開工作零星的準備,因為大規模復工需要充裕的現金流做支撐,但融資緩慢已讓出險建案的資金鏈壓力大增。
在江蘇省一經濟「百強縣」的台資開發商,其總經理則是告訴中央社記者,「房地產白名單」政策儘管沒有白紙黑字排除台商,但實際承辦人員表示,外資的資金流動比較方便,融資管道較多,言下之意是台資、外資不那麼需要幫助。
他認為台商其實被排除在這個遊戲規則之外,進入白名單不一定能拿到貸款,但台企的建案「連白名單的資格都沒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