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圖/記者黃彥傑攝)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衛福部28日晚間證實,在39歲男性死者的體內發現「米酵菌酸」,而該名死者生前曾食用寶林茶室的炒粿條。中國大陸廣東省2020年也曾發生食用粿條集體中毒的案件,當時共有11人中毒,5人住院治療,1人不治身亡。
廣東省惠來縣2020年7、8月間曾發生腸粉店集體食物中毒的案件,根據事發第一時間的報導,中毒的顧客共有11名,都是在7月28日中午於惠來縣神泉鎮的「石頭腸粉店」食用了粿條(當地也稱為河粉),接著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狀。
惠來縣官方發出的通報進一步指出,中毒的11名顧客之中,5人住院治療,其中1人不治身亡、2人病情嚴重、2人病情穩定;另外6人的症狀較輕,在居住地治療觀察,病情穩定。
▼廣東潮汕的豬肉粿條。(圖/CFP)
廣東媒體《南方周末》則訪問到了其中一名中毒少女的母親,她表示,女兒一開始是出現腹痛、嘔吐的症狀,曾前往惠來縣人民醫院就診,但後來病情加重,於7月31日入住加護病房。
病情介紹書顯示,初步診斷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腦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代謝性酸中毒等,需持續進行血液淨化,不斷補充血紅細胞和血漿,現血庫血源緊張,需大量志願者獻血。
少女的父親帶著女兒的尿液、胃酸等樣本前往廣東省疾控中心檢測,自費花了4000多元人民幣檢測,「結果顯示就是食物中毒,查出來是粿條裡面的毒素。」
一名父親的3個孩子也在該店吃了粿條,年紀最小的男孩已經中毒身亡,另外兩個孩子則轉至廣州市兒童醫院,在加護病房救治。
廣東省疾控部門調查後確認,11名患者為米酵菌酸中毒。案件發生後,涉事的腸粉店店主,以及粿條(河粉)供應商都被公安機關控制,粿條生產工廠也遭到查封。
▼寶林茶室的炒粿條。(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
事實上,廣東省近幾年來發生不只一起類似事件,2018年10月25日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半江鎮一家庭因食用變質河粉致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危重;同期,東莞市也發生3起類似事件,造成1人死亡,3人重症。
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每年即將步入夏天之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都會發出消費提醒,2020年時,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曾公告,稱進入高溫潮濕天氣,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濕米粉、銀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若上述食品未及時冷藏保存或超過保質期,食用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風險增大。」
米酵菌酸主要影響肝臟、腎臟和腦部,主要症狀為全身無力、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患者還可能併發血便、少尿、血尿、低血壓、心律不整、體溫過高、黃疸、四肢僵硬、呼吸困難、譫妄、休克、昏迷,嚴重時可能在症狀出現後1-20小時死亡,國外報告的群聚事件致死率介於30-100%。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也提醒,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烹飪就被破壞,毒素還是會存在,所以還是要請消費者不要吃存放在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注意食品儲存溫度跟不要食用過期食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