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指出,米酵菌酸未污染農業生態,民眾可安心選用國產食材。(圖/記者楊惠琪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寶林茶室」事件引發民眾對粿仔條食安疑慮,更有多縣市宣布停用粿仔條,甚至有毒物專家提到,台灣農業生態系可能被米酵菌酸污染。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30日)指出,根據農試所專家了解,台灣農業生態中並沒有被污染風險,台灣土地生產的國產食材是安全的,農業部昨已對外澄清,並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選用國產食材,包括米等國產原型食材都沒問題。
北市信義區百貨內的「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持續延燒,也因此導致餐盒同業公會昨率先宣布,建議已排定供應學校可暫時取消粿仔條,改用炒麵、炒烏龍麵等替代。隨後包括基隆市、宜蘭縣、新竹縣等縣市也陸續宣布,4月份起停用粿仔條、粄條等料理。
此事件讓部分民眾聞「米」色變,農糧署昨還在臉書澄清,此「米」非彼米,要民眾放心吃國產米。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現在很多民眾對米酵菌酸產生疑慮,加上台灣毒物專家提到,台灣農業生態系可能被污染,農業部重視此一問題,故由農業實驗所專家進行了解。
▲農業部請民眾安心使用取得產銷履歷的國產米與食材。(圖/農業部提供)
陳駿季指出,會產生米酵菌酸的是唐菖蒲伯克氏菌,但實際上,唐菖蒲伯克氏菌在台灣有四個亞種,只有一個亞種會產生米酵菌酸與毒素,其他三個亞種不會產生毒素。農試所專家長期觀察台灣植物生長與土壤,並沒有發現會產生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亞種存在,台灣存在的是三個不會產生毒素的亞種,故很容易被外界誤解,農業部從昨天已經透過圖卡方式澄清。
陳駿季強調,台灣農業生態中並沒有被產生毒素的米酵菌酸污染的風險,地上生產的國產原型食材都是安全的,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使用國產食材,尤其是米。預估下周衛福部在專家會議開完會後將對外說明,這次事件可能污染源是後製過程,這些玉米澱粉等部分食材是從國外進口,可能在後製過程中被污染。
對於部分縣市停用粿仔條、粄條,是否會導致到台灣糧價波動。陳駿季表示,尊重各縣市政府與餐盒公會的決定,會密切監控後續狀況,但他也重申,國產的米是直接食用,不會有食安問題,至於粿仔條部分,可能使用進口玉米澱粉製作,現在也不敢確定實際來源,相信政府會盡快釐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