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日治時期煙囪耐火磚 日發表論文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引來日本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引來日本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經媒體曝光,同樣有百年歷史的日本田川市田川市煤炭•歷史博物館(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其中特別點出水道博物館耐火磚不論尺寸及使用方式都有別於日本及台灣的相關設施,值得關注。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引來日本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市長黃偉哲指出,水道博物館是國內眾多水道設施中,唯一一座國定古蹟,完整紀錄從日治時期迄今的自來水供水歷程,1922年完工啟用後,更讓台南擠身現代化都市,今年喜迎台南400,水道博物館是極具代表性的里程碑,欣見館藏能為歷史紀錄做出貢獻,也將在這樣的基礎下,強化學術國際交流。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引來日本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台南水道博物館開園後,致力調查並推廣台灣自來水相關文史、建築、工法,其中當年為了提供電力發電設備,原本有一座高36.3公尺的煙囪,但後來因為安全因素拆除,僅剩下煙囪基座;但也因為拆除過程,當地耆老吳子中及吳朝全保留了四塊耐火磚,博物館成立後,兩人將耐火磚回贈水道館方,經媒體批露,訊息飄洋過海,引起石炭.歷史博物館關注,去年該館研究員福本寬及早稻田大學嶋崎尚子教授在雲科大副教授王新衡陪同下,造訪台南水道博物館調查。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引來日本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位於日本田川市的石炭.歷史博物館,是介紹早年提供日本能源的筑豐煤田煤礦產業相關資料博物館,館內收藏的山本作兵衛煤礦記錄畫,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為日本首項世界記憶遺產。配合採礦動力需求,在1905年開設礦坑時,就規劃設置了蒸氣鍋爐以及兩座高度為45.45公尺的煙囪,使用了大批耐火磚,兩座煙囪目前仍保持完整,也成為館方爬梳資料,重建歷史的重要依據。

石炭.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福本寬走訪日本及台灣金瓜石遺址及台南水道多處耐火磚廠及使用地區,經過1年調研整理,完成《台湾・日本統治時代における耐火煉瓦の動向》論文,並於日前發表於『宮本一夫先生退職記念論文集 東アジア考古学の新たなる地平 下』,論文從產地、形狀、標記等,說明日治時期的耐火磚相關資訊。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耆老捐贈日治時期煙囪的耐火磚,引來日本石炭・歴史博物館,特地跨海交流,該館研究員以日治時期耐火磚動向為題,發表論文。(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調查發現,無論在日本或是台灣金瓜石發現的耐火磚,尺寸多為230 x 114 x 65 毫米,符合現行日本工業標準(JIS),俗稱東京型類別;但台南水道煙囪使用的三石耐火磚有限公司製造的耐火磚(帶格子)實際尺寸為222×105×60毫米,是唯一不同於東京型標準的耐火磚。

此外,台南水道發現由帝國陶瓷公司製造,上面有陽刻及陰刻有「BIZEN INBE」字樣的磚塊。由於當時成品多會透過在上面陰刻公司名稱做為識別,出現陽刻者其實是錯誤產品,但仍然使用在煙囪中,這也是唯一發現錯誤產品仍然使用於建築的首例,推估是因日本耐火磚的高昂運輸成本,導致錯誤成品也不浪費所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